生物高分子压裂废液体系化学处理与循环利用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裂技术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重要方法,但压裂返排液中含大量难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和污染物,若不及时处理而进入生态循环,会破坏井场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周边地表水系统状况及居民生活和健康。因此,亟待研发高效、实用、快速和循环性的处理剂及处理工艺,以解决压裂排放液难降解物、有害性有机物、金属离子污染物等难题。针对长庆油田压裂返排液悬浮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值大及矿物质离子难去除,浊度高、粘度大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长庆油田苏14-13-51井压裂返排液废水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含量氨氮、高浊度、水中主要有机物直链烷烃及含少量苯环结构芳香类有机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由此,设计制备沸石负载纳米TiO2催化剂和蒙脱土原位插层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处理剂。研究测试分析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元素组成等,并改进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提出“絮凝-预氧化-纳米TiO2臭氧催化氧化-纳米零价铁吸附”工艺方法,研究深度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絮凝、催化氧化与吸附等作用机理,探索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方法。设计絮凝-预氧化体系,优化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处理压裂返排液COD去除率的最优条件为,p H=8和投加量0.4%,可产生最好桥联与吸附架桥性能;同时,发现氧化芬顿试剂COD去除率影响显著,过氧化氢效果较弱。p H=3及投加比例(Fe SO4·7H2O:H2O2(30%)=1:6摩尔比时,COD去除率最大值达88.2%。设计纳米TiO2催化氧化体系,催化剂颗粒平均粒径2.5μm,纳米TiO2粒子平均粒径10~20 nm均匀分散于沸石表面,其催化氧化性能比单独臭氧氧化降解效率高出25%以上;制备的蒙脱土插层纳米零价铁呈球形或椭球型,粒子平均粒径20-50nm,其比表面积大于还原性铁粉的。研究该催化剂投加量0.1%,臭氧通入5min的催化效果最好;而零价铁投加量5.0g/L,吸附时间4h时,去除效率最好。综合处理的最终出水COD值稳定在100mg/L以下,氨氮浓度低于15mg/L,影响出水清液矿化度的Ca2+、Mg2+、Fe3+等离子浓度显著下降,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要求标准。还探索处理后压裂液回用性,研究该压裂液体系的基液粘度、耐盐、耐温、耐剪切、静滤失性(初滤失量、滤失系数、滤失速率)、残渣含量与破胶液表面张力,均满足行业技术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阿莱霍·卡彭铁尔(Alejo Carpentier,1904-1980)是古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文学爆炸”的先驱身份和“神奇的现实”理论,而忽略他作为音乐造诣极
微生物胞外多糖是由微生物生产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糖类聚合物,在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中,胞外多糖的分泌可以减轻外界环境扰动对微生物自身的伤害,提高微生物存活的能力。本课
大叶冬青和苦丁茶冬青皆为冬青科冬青属的常绿乔木植物,均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对这两种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主要针对其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于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较少,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的研究未见报道。从实验室前期分离并鉴定结构的40种大叶冬青和苦丁茶冬青的单体化合物中选出10种化合物,以MCF-7细胞为模型,应用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药物作用的转录
超低温冷却加工能够快速降低切削区的局部高温,提高刀具寿命,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为钛合金等难加工金属材料的高质高效加工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切削温度是切削加工中的重要
CO2驱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由于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高于以甲烷为主的常规伴生气,CO2气窜后原油中存在着大量溶解态的CO2,增大分离器容积延长原油在分离器内停留时
环氧树脂(EP)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聚合物材料,但是常规环氧树脂的耐热性不足。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无铅焊料在电子领域的应
β-兴奋剂(β-adrenergic agonist)是苯乙醇胺的一类衍生物。对动物体具有促进肌肉组织生长,影响脂肪含量,能提高动物组织的瘦肉率和增加瘦肉的产量。高残留的β-兴奋剂,会产生
可见光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不仅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等优点而且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能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催化技术。可见光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广
素质教育的相关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相关学术论坛发声频繁、交流会议也日益增加。2018年3月30日至31日,第七届全国素质教育论坛在成都举行,笔者担任活动口译志愿者,承担了部分交替传译、陪同翻译任务。在此次活动中,笔者承担的口译工作涉及汉英、英汉实践,因此本报告将从双向维度进行探索。完成这次任务后,笔者尝试从自身翻译实践出发,以吉尔精力分配模型为切入口,系统地剖析了自身表现,探索了翻译活动中
生物大分子液液分离相变(相变)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多价相互作用而导致大分子与周围溶液分离的现象。相变过程中,发生相分离的生物大分子会在周围液态体系中形成一种液滴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