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身份的建构、淡化到消弭——论严歌苓跨文化书写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从本土迁移到异国后,他们的文化身份、写作视角都发生了改变,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迫使他们建构了自己的视野,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看待自我和世界。严歌苓作为新移民的华文女作家,她的移民身份、写作身份、女性身份等在异域中更是具有了特殊性、复杂性以及边缘性,这些身份和属性就决定了严歌苓具有多重“他者”地位以及她笔下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他者身份,而这不同形态的他者身份整体上呈现出建构到消弭的动态发展,这种变化和严歌苓生活经历以及她的写作视角、叙述维度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且人物形象的他者身份的变迁深层指向了严歌苓对待自我和世界的独特的思考和探索方式。本论文运用他者理论的相关观点对严歌苓小说作品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他们之间互动关系,梳理人物他者身份的变迁,厘清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张力互动,探究小说人物形象他者身份由建构、到淡化,再到消弭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这种演变的深度内涵,隐射出作者对“他者”自我身份建构和身份重建的深层思考,即人类的普遍性对他者身份的解构以及差异性个体多元共生的文化、性别身份的建构,在尊重少数群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的“世界性”的人的全新身份。  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从严歌苓的身份转变及小说创作和本论文研究现状及意义两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第二章主要是从本土和异域两大视域下分析人物形象,展现出文化、种族、性别三方面的他者身份,以及西方/东方、个人/集体、女性/男性二元对立模式的构建;第三章从不同于以往的美国形象,他者对待他者境遇的隐忍、盲从、退缩到发声、反抗的变化以及女性书写中“他者”人物形象的自我身份的归属意识,指向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人性的真、善、美对他者身份的淡化;第四章则是从新生代人物形象的塑造、两性关系的和谐相处,文化的多元以及人性追求的平等对话四个方面来体现严歌苓抛却了种族、民族、性别的差异的创作意识,以及对“世界性”的“人”的自我身份的重建。本论文通过严歌苓探索的这种自我与他者和谐、平等、共存的新局面、新视角为现实中他者身份的“消弭”的未来和可能性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
其他文献
应用弹、塑性应力-应变理论,根据井眼围岩应力状态对岩石塑性体积应变影响的假设条件,弹、塑性岩石的应力-应变简化曲线,以及极限强度和残余强度准则,推导出了求解岩石变形参数关系
应用大庆油田头台地区5口井的测井资料和对14块岩心的室内试验成果,分析了该区块不同岩性在相应围压下的静、动态岩石弹性参数的相关性.依据岩石破坏准则和井壁应力状态方程提出了
本文以当代文学史上有关大陆土改运动的书写为研究对象,涵盖四五十年代解放区文学、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新历史主义对于土改运动的想象,以及港台涉及到的对土改运动的文学
为了提高石油采收率,用具有一定碳数分布的脂肪酸,采用改进的一步法,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S.合成该脂肪酸烷醇酰胺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脂肪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
本文以解释学、叙事学、文本学等当代学术理论为参照框架,对古代叙事文本评点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力图从看似零散的评点中发掘其内在的思想精华,使之明朗化、体系化。鉴于叙事文
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轫期,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作为最早译介到中国的日本文学理论著作之一,在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其编写体例、丰富的西
严歌苓是新移民文学代表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华人移民为主角的小说,如《少女小渔》、《扶桑》、《失眠人的艳遇》、《人寰》、《花儿与少年》等等。这些小说执着于华人移民在异国
利用已建立的重油流动反应模型,对某炼油厂106t/a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实施反应终止剂技术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该技术的实施解决了2个关键问题,即确定了注入位置,选取了终止剂和
依据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配电网的网损计算方法,建立了有功损耗最小的网络重构数学模型,确定了电压约束和容量约束,分析了寻求次最优解的方法.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制定了实现配
锅炉排烟温度高将严重影响燃煤电厂经济性运行.为了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电厂发电效率,本研究提出了烟气分流余热利用和附加省煤器烟气余热利用两种余热梯级利用设计方案.将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