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投资者做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盈余管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做了深入且广泛的研究,而对分类转移的研究较少。分类转移是管理者对利润表中的项目故意错分类。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不同,它不会改变公司的净利润,只是调整了公司的盈余结构,而且操纵成本较低也比较隐蔽。国内有学者探索得出在我国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完善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在市场评估企业价值时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投资者以及分析师在评估公司的价值时也会更多的关注核心盈余;为了达到投资者以及分析师的预期,我国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分类转移的手段达到操纵核心盈余、调整盈余结构的目的。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探讨了只在t期一期存在分类转移行为和在t期、t+1期持续进行分类转移行为对核心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在盈余披露后的未来一段期间内市场对只在t期一期进行分类转移的公司和在t期、t+1期持续进行分类转移公司的反应是怎样的;最后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检验独立董事以及机构投资者对持续分类转移行为是否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McVay(2006)的方法计算得出公司的未预期核心盈余,然后判定分类转移公司,进一步将分类转移公司分为只在t期一期进行分类转移的公司和在t期、t+1期持续进行分类转移的公司。研究得出,只有在t期一期进行分类转移行为会降低核心盈余的持续性,而在t期、t+1期持续进行分类转移行为不会导致核心盈余持续性的降低;在盈余披露后的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者能够识别只有在t期一期进行分类转移的公司,而不能识别在t期、t+1期持续进行分类转移的公司;此外,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和独立董事对持续分类转移行为没有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最后,针对本文得到的结论,分别对会计政策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公司治理层以及投资者等提出一些相关性建议,以有助于加速完善会计政策准则、市场监管、公司治理等,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同时本文丰富了分类转移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