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体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于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h)后对T2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集落形成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DATS(0,0.5,1,5,10,20和40μmol/L)对T24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T24细胞经不同浓度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24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5C的表达,以观察DATS对其的影响。结果1.DATS对T24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TT法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升高(2.5~100μmol/L)和作用时间的延长(24-72h)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作用24h后,5-100μmol/L的抑制率范围为13%~81%,而作用48h及72h后抑制率范围则分别升至25%~87%及31%~96%。呈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DATS抑制T24细胞集落形成,随着浓度增高集落形成率逐步下降,浓度为20μmol/L时集落形成抑制率已达100%。3.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DATS(10-40μmol/L)作用T24细胞24h后,G2/M期细胞逐渐增多,表明DATS可引起G2/M期停滞,表现为剂量依赖性。4.不同浓度DATS(10-80μmol/L)作用T24细胞24h后,Cdc25C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中Cdc25C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诱导T24细胞G2/M期停滞的分子机制之一。第二部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DATS在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机制。方法研究DATS抗膀胱癌增殖作用是否为诱导细胞凋亡所致。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染色形态学观察经DATS作用后T24细胞产生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24小时后T24细胞中caspase-3、PARP等蛋白在诱导凋亡中的表达,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包括细胞中抗凋亡的PI3K/Akt通路及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结果1.DATS作用于T24细胞后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显著剂量依赖性。2.光学显微镜显示不同浓度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于T24细胞24小时后使其细胞密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同时观察到凋亡细胞所具有的典型形态学改变。3.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ATS(10~80μmol/L)对T24细胞作用24h后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细胞发生坏死比例为0.2%~1.3%,而发生凋亡的比例为6.2%~20.0%,较之对照组0.3%明显为高,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早期凋亡细胞比例为4.8%-12.2%,晚期凋亡细胞比例为1.4%~7.8%,均较之对照组为高。4.DATS作用于T24细胞后easpase-3和PARP均被激活,表现为proeaspase-3的减少和裂解的PARP片段(89KD)出现,并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5.DATS作用于T24细胞后p-PDK1,p-Thr308-Akt,和p-Ser473-Akt的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但t-Akt的表达不受影响。6.DATS作用于T24细胞后Bax和BAD表达逐渐增高,Bcl-2和Bcl-xL的表达逐渐降低,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而且Bax/Bcl-2的比例逐渐增高,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DATS能诱导T24细胞凋亡,凋亡的诱导作用呈显著剂量依赖性。DATS诱导产生凋亡的机理可能通过抑制T24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调节Bcl-2家族等蛋白并最终诱导凋亡发生。第三部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对人膀胱癌T24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目的研究DATS于体外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TS对T24细胞粘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应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24小时后的T24细胞中MMP-9 mRNA和MMP-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ATS(10,20,40,和80μmol/L)作用24小时后的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1.粘附试验表明DATS(10~80μmol/L)作用24小时后,能有效抑制T24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且随药物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2.划痕试验显示DATS作用不同时间(0,12和24小时)对T24细胞迁移力的影响随浓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侵袭试验表明DATS(10~80μmol/L)作用于T24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T24细胞的侵袭力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4.DATS可减少T24细胞中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表达减少,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的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DATS的侵袭转移抑制能力可能与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甲羟孕酮和地屈孕酮分别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82例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甲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完成20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6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56例患者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6~9 d,平均7 d。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闭塞,造成部分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1]。虽然AMI患者经药物溶栓
目的探讨阿扎司琼对恶性肿瘤化疗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对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化疗并发恶心呕吐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阿扎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黄体酮(progesterone)对衰老脑出血小鼠模型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及其机制。方法140只雄性小鼠(20~22月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应用在具有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化疗组(n=42,术后接
WO3薄膜具有着色电压低、无毒、成本低、循环性能优异、着色记忆性能好等优点,用其制备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具有成本较低、电致变色性能稳定以及可用磁控溅射的方法进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