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前进发展的过程中正不断完善其自身体系,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正处于逐步形成、完善阶段,面临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高度发达、文化多元化等状况,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更是一种机遇,接受这种挑战才是推进自我完善的正确应对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正是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应付了事、所接受教育内容的社会生活价值不明显、课程理论远多于实践等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不够贴近生活,不够引起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共鸣。本文主要内容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主要内容即是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相关概念,尤其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生活,找寻生活教育资源,以人为本,并体现在具体教育方法上的教育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完成伴随着生活主体性、多元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的显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依据: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证明本论题的科学理论性,并从中借鉴学习。第二章反思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与生活疏离的现象,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低效状态,造成学生主体参与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所失落等问题。虽然前辈研究者提出的可行路径都有所效果,但生活化的实现还路漫漫其修远。第三章基于前文的问题反思,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加强教育目标的基础性、强调教育内容的生活性以及教育方法的实践互动性等,主要通过这四大环节的改善,来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进程并提高其实效。希望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生活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高效发挥找到更好的途经和方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推动同学们更好更快的迈入社会、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