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状文本到块茎文本——论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跨界写作”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来,在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的笼罩下,文学内部也追求等级制、规范化、逻辑化,“树状文本”成为西方主流的文学传统。“树状”式写作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文学的审美性和多元化,它限制了文学多样、自由发展的可能。与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学传统相伴随的,是在漫长的文学史上已经进行着的无数次“跨界”写作的文学实践,“跨界”写作经由“跨学科”、“跨文化”、“跨文类”、“跨文体”、“跨层际”、“跨层次”等多种具体的跨界形式,使得文学文本呈现出“块茎”式的总体特征。  “块茎文本”遵循游牧思维,反抗一切固化的、线性的叙事模式。步入后现代,“解构中心、消解权威”这一叛逆精神迅速充盈于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批评的各个方面,“跨界”写作受此影响,发展得更加蔚为大观。  本文在观照“跨界”写作给文学领域各个方面所带来革命性改变的同时,更将发掘其“否定”意识和“解放”价值启迪人类精神更为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合理控制抱辊运动,是科学进行径轴双向轧制工艺设计和环件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以环轧过程中环件瞬时外径变化规律为基础,建立了抱辊运动轨迹的计算方
《小尔雅》是中国雅学史上第一部增广《尔雅》之作,是我国第二部训诂专书。有清一代,随着汉学的复兴,为《小尔雅》作注的约有十余家,产生了一批学术价值较高的注本,胡承珙《
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傍名牌商标充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侵害了合法厂家和消费者的权利,也破坏了语言生活的和谐。故而傍名牌商标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相关现象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