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女学堂和女学生身体(1895-1911)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5年至191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身体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论文通过对清末女学的发展路径的考察,论述了从普通女性到女学生身体上发生的改变,同时对各个时期的身体观进行剖析和比较。论文首先论述了缠足对女性身体的束缚,以及缠足时期女性身体观的特点。继而论述“反缠足运动”带来的女性身体解放。传统的女性身体观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慢慢发生改变,女性身体受到关注,改造女性身体的声音开始出现。“反缠足运动”带来的不仅是女性身体的解放,也引发了有识之士和部分女性对女学的鼓吹与推崇。女学兴起思潮以解放女性双足为女学之基础,时人也开始将女学生身体与国家富强相联系,女学生身体成为近代国家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笔者将清末女学发展过程分为两个时期。1895至1906年为第一期,这一时期的女学堂以民间自办为主,对女学生身体进行管理的主体是学堂管理者。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女学堂章程中,无论是学堂建筑、时间管理,还是课程设置、服饰装饰,都折射出对女学生身体的约束和改变。不过总地来说,这一时期女学生身体的政治色彩减弱,身体活动空间扩大,部分女学生的身体意识觉醒,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从中亦可看出教育与女性身体变化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第二个时期为1906至1911年。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标志着晚清女学获得了合法的地位。笔者从官方颁布的章程以及大众传媒报道中分析和考察女学生身体的变化以及社会对这种变化持有的态度。笔者认为这一时期女性身体发生最大的变化是女性身体从私密欣赏之物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对象。国家将改造女学生身体列为强国大计之一,同时又希望能够保持女学生身体不僭越传统礼教的规定。因此,女学发展过程中,女学生身体获得了部分解放。但在她们成为进步的象征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规训,以期成为富国强种的“国母”之体。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的新闻报道常有外国人非法测绘的消息,每每在网络上引起争论。不少人认为,卫星技术这么发达,谁还用去现场测绘啊,你拦着有什么用?这种说法其实一句话就能反驳:如果
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传统与文化理念,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德治与法治是中华法文化的两大核心概念,也是诸子百家争辩执政理念的永恒主题,"德法合治"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
通过3个实验逐步考察了高、低权力个体对三种分配方案(公平/劣势不公平/优势不公平)的公平感.结果发现:(1)被试的公平评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平、优势不公平、劣势不公平,做出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全球性疾病,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由于近年来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估计在2
中华法系是以儒家思想为灵魂的礼法法系,中国传统法文化是一种礼法文化,中华礼法传统中蕴含着"良法善治"和现代法治的文化营养。我国法学和法制正面临着革命性的转型,建设"法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女性。SLE女性患者虽不是妊娠禁忌,但是SLE与妊娠可相互影响。肾脏是SL
文章主要研究交通流中的混沌现象问题.在交通流混沌现象的研究中,引入混沌研究的重要方法--功率谱的研究方法,作为对混沌现象的判断和分析依据.文中介绍了功率谱的定义、功率
将适度创新方法引入家居饰品的产品形象(PI)理论,分析PI与更新、创新之间的关系,认识视觉识别(VI)、PI与企业形象(CI)的关系,完善PI理论。结合A企业案例,为传统的家居饰品设
旅游节庆已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漳州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创办节庆活动大有可为。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精心设计、周密谋划,使旅游节庆真正成为区域
目的:探讨医用耗材新品准入制度。方法:建立科学的医用耗材准入制度,特别是建立完善的专家评审机制。结果:医用耗材新品准入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审批效率,增强了审批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