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入可税性之案例分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77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收入是否具有可税性在税法学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支持非法收入具有可税性,我国张守文教授首次提出可税性理论,认为非法收人同样属于收人范畴,在符合可税性的衡量标准基础上同样具有可税性。有关非法收入征税问题,我国学者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理论层面展开,对实践层面出现的非法收入征税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沿着以下框架展开写作:除导言和结语两部分外,本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第二章对非法收入征税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分析案例所具有的个性问题,第三章由点及面挖掘前两章案件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结合国外相关案例和法规,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章以“沈某神茶骗局案”为线索展开论述。首先,对本案案情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非法收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中非法收入的概念和范围,同时将非法收入区分为法律层面的非法收入和事实层面的非法收入,明确本文探讨的“非法收入”泛指事实层面的非法收入;再次,明确了可税性的概念以及衡量标准,从可税性的衡量标准、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法定原则以及实质课税原则等角度辨析了非法收入的可税性;最后,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本案例的判决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小结。第二章以“A学校状告某区地税局案”为线索展开论述。首先,简单介绍了本案基本情况;其次,分析探讨了本案的焦点问题,包括取得民事主体资格是否是取得纳税主体资格的前提?税务登记是否是纳税义务成立的前提?灰色收入能否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从可税性的衡量标准如何辨析灰色收入的可税性问题。第三章以本文前两章案例具有的共性问题为线索展开论述。首先,总结了前两章中案例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包括非法收入征税与传统税法观念冲突的问题,非法收入征税缺乏法律明文规定问题,非法收入的没收、罚款与纳税二者关系等问题;其次,介绍了国外尤其是美国关于非法收入征税的相关法规和案例,重点介绍了美国非法收入征税史上三个标志性案例;再次,分析了国外非法收入征税实践对我国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设立专门的税务法庭等措施以完善国内非法收入征税制度。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就非法收入的可税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通过对国内两个典型的非法收入征税案例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国外有关非法收入征税的法规和案例,以希望结合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能够对我国非法收入的可税性立法与实践提出可行、务实、细致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高校教师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高校教师的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之中的重中之重。从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涵义、激励的基本原则出发来探讨如何使激励机制运用到高校教师管理
以3-氯苯肼盐酸盐(1)和1,1,3,3-四甲氧基丙烷(2)为起始原料,经环化、Vilsmeier反应得1-(3-氯苯基)-1H-吡唑-4-甲醛(4);(4)与3-三氟甲基苯乙酮(5)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得
在中国,在2008年,中国的综艺娱乐节目中植入式广告产值已超过10亿元,植入式营销已成为许多企业重要的宣传手段。本文对目前植入式营销的模式加以分析,对一些影响植入式营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