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部分腭嗯肌的改良UPPP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li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UPPP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特点。   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8例阻塞平面在口咽部的OSHAS患者,于全麻下行改良UPPP手术,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对切除腭咽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鼻腔返流、咽鼓管功能障碍等随访观察6个月,术后每个月通过术后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病情,分析其临床变化特点,术后6个月采用ESS(Epworth sleepiness scale)量表评价嗜睡状态,与术前ESS评分对比,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后1个月内进食后鼻腔返流较多(89.3%),5个月后症状消失;有4例(14.3%)术后1个月出现吞咽障碍,2个月后症状消失:未见耳闷、听力下降、自家音增大等反映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并发症;有6例(21.4%)患者感觉发音改变,2个月后症状消失接近原来状态;ESS评分:术前18.39±3.72,术后第6个月3.46±2.21,t检验P值小于0.01,说明术后嗜睡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改良UPPP术中切除部分腭咽肌术后6个月未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软腭功能、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在6个月内均可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嗜睡症状消失达到正常状态。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HPV16L1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和病理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型L1蛋白在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NILM)25例,
目的:探讨 MOG抗体阳性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 MOG抗体阳性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
敖景辉:广东开平人,199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6年获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长期从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现担任广东商学院艺术设
目的:   通过回顾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肾功能改变的相关资料,分析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与急性肾衰竭(cute renal failure,ARF)发生相关的危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