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宋初老年人口与尊老养老文化初探——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老养老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从敦煌吐鲁番文献看,尊老养老在地处西部边陲的敦煌吐鲁番地区同样非常盛行。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敦煌吐鲁番地区的老年人口状况: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老年人的性别构成及其原因、抚养系数等。   第二部分探讨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所涉及的尊老养老行为。主要包括:赏赐老人,减免老人的赋役,为老人配侍丁,法律对犯罪老人的宽刑政策及对其权益的保障,无子者的养老问题,旌表孝门及其它尊老养老行为。   第三部分探讨促成中国重视尊老养老的文化因素。“孝”是尊老养老的理论基础,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佛家、道家都大力宣传孝道,这使孝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总之,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有相当丰富的老年人口和尊老养老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整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当时社会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国家养老措施是为了形成全社会的良好养老风尚,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从而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老有所养”的目标,提供有益的切实的历史借鉴。  
其他文献
唐代的中央武将组成主要是南衙十六卫和东宫十率府(领兵的为六率府),他们不仅在战时领兵出征,平时还担负着宿卫京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的责任;在地方主要是各路节度使统帅的边防
民族消亡问题既是中国通史的基本内容,也是民族史学的重要纽成部分。乌桓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是东胡族系的一支。   引起乌桓消亡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既有经济因素
本文以简牍材料为主,参考有关传统文献资料,结合诸多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两汉西北边塞士卒的教育问题作粗浅的探讨。本文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意
加拿大是一个地广人稀的移民国家。自从1867年建国后,加拿大就一直把移民政策当作其基本国策。本文试图对1867年以来加拿大移民政策的演变背景、历程、特点和影响作较为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