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等温处理不同尺寸Ti48Zr18V12Cu5Be17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块体非晶合金因其具备诸多晶态材料不具备的独特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高弹性极限(2%)和优异的抗腐蚀能力等一直备受国内外相关专家的青睐。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在室温压缩加载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非晶合金由于其内部高度局域化剪切带的快速扩展而呈现脆性断裂。克服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非晶合金中引入第二相塑性颗粒以获得非晶态复合材料。本文通过结合水冷铜模吸铸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方法制备出不同直径(2mm,4 mm,6 mm)的铸态和不同实验参数下半固态处理的Ti48Zr18V12Cu5Be17非晶复合材料试样。结合金相显微镜、XRD、SEM、EDS和TEM等检测设备对试样微观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并通过DSC、纳米压痕和室温压缩实验等研究了铜模吸铸尺寸和半固态热处理对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本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随着铜模吸铸尺寸的增大,复合材料中晶体相的尺寸和体积分数也越来越大,而材料在室温压缩下塑性逐步降低;改变铜模吸铸尺寸对本研究中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影响并不明显且三者在铸态下玻璃转变都发生在620 K附近。(2)在对材料进行半固态热处理时,三种尺寸下复合材料均在900℃下保温10 min后塑性达到最高,分别为由铸态的9.1%、8.1%和3.5%提升为14.1%、16.4%和18.0%。(3)复合材料内部晶粒形状因子较大时,材料均表现出良好塑性,反之,当晶粒圆整度较低时,材料大多表现出室温脆性特征。(4)铸态和900℃保温10 min后BMGMCs中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β-Ti相晶粒尺寸分别服从σy=1443+3046D-1和σy’=1465+4062D-1的关系。(5)具有不同吸铸尺寸的铸态BMGMCs在经参数为900℃保温10 min的半固态处理后均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塑性和断裂强度,其中复合材料T6s展示出18.0%的高塑性应变和2204 MPa的高断裂强度。
其他文献
番茄是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品种,要提高日光温室番茄的产量,应当从选种、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定植、常规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并注意特殊天气和植株调整,做好保花保果、疏
采取田间试验筛选,分别在2005年、2006年,应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太白农甲托可湿性粉荆、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菌灵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6.0kg/hm^2、70%太白农甲托可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整个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依据。中国拥有非常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随着当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的非
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然后从几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内部审计是不能由社会审计所取代的,应当根据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不同特点,将
介绍了任城区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任城区蔬菜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经过多年的发展,IT卖场在中国已发展得相当成熟,逐步扁平化的销售渠道模式使终端零售市场的价值日益凸现,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对IT产品的消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