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EC)是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异常增生导致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我国是EC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EC的基本措施,具体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总体可分为两大类,包括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和开放式食管癌切除术(OpenEsophagectomy,OE)。EC的手术治疗已经非常成熟,但预后不良且5年生存率只有20%,其主要原因是由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引起的,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在肿瘤的转移及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TCs出现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是发生转移的必要条件。CTCs是指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在2007年CTCs被ASCO推荐为肿瘤标志物。目前已可在EC中检测到CTCs,并且动态监测CTCs对E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动态观察EC患者围术期外周血CTCs的存在情况,探讨MIE术式和OE术式对EC患者围术期外周血CTCs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73例E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MIE组包含了 38例EC患者,OE组包含了 35例EC患者,具体纳入标准为:(1)基于术前全身骨扫描和其他器官的影像学检查有手术指征且无转移性病变者;(2)通过术前常规检查对食管癌切除术可耐受者;(3)根据术前影像检查,肿瘤大小长度≤6cm且无明显外侵的患者;(4)无明显因胸膜广泛粘连延长手术时间者;(5)术前未接受放疗和化疗的患者;(6)术后病理结果由第8版UICC/AJCC食管癌TNM分期系统进行病理分期。同时选择10例食管良性疾病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第3天、术中、术后第3天及术后2周采取患者8ml外周血标本,采用CanPatrolTMCTCs检测技术分别检测MIE组和OE组EC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液中CTCs数量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1)在73例EC患者中,术前CTCs检测44例(60.3%)为阳性,10例食管良性疾病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CTCs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73例EC患者术中外周血CTCs水平高于术前,术后(3天)CTCs水平高于术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MIE组和OE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外周血CT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IE组术后(3天)外周血CTCs水平显著低于OE组,且从术前至术后CTCs增幅水平在MIE组显著低于O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MIE组术后(2周)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9%(11/38),明显低于OE组的54.3%(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而且在MIE组和OE组均有并发症的患者中CTCs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P=0.001和P=0.005)。结论:(1)采用MIE术式的患者手术切口小可以避免切断正常的肌肉组织,保留胸腔的固有结构,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此外MIE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围术期死亡率,OE术式较MIE术操作方便,手术用时较短,患者耐受性好;(2)无论是MIE术式还是OE术式,手术操作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机械性挤压癌肿,从而导致癌细胞入血;(3)在手术操作造成癌细胞机械性入血这方面,MIE和OE术式术中无明显差异,但术后癌细胞在外周血液循环中的存活情况却存在明显差异,OE术式显著高于MIE术式;(4)与OE术式相比,MIE术式术后早期CTCs水平增高的幅度更低,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早期外周血中因手术播散的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从而可能使MIE术式患者得到更好的长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