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增温效应高达63%的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江苏省作为“我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示范性地区”,早已于2010年提出打造“低碳省”的战略框架。因此,准确地把握区域碳排放特征,探究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碳排放研究情况,主要从碳排放的研究区域、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其次,核算了2000-2011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能源消耗情况,并据此估算江苏省及其13个省辖市的碳排放情况。此外,结合江苏省经济、地理区域特点,以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碳排放情况进行估算分析。此外,选取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结合GIS图分析江苏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空间演变过程。再次,基于Tapio碳排放脱钩指标构建江苏省碳排放脱钩指标,并分别对江苏省、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及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进行碳排放脱钩指标的估算。研究得出,江苏省碳排放情况具有如下特征:①人均碳排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且两极分化明显。人均碳排放最高值出现在苏南的苏州,2011年人均碳排放量达到6.91吨/人,其次为南京,达到6.80吨/人。在苏北、苏中地区,其西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普遍高于东部,低值异常地区出现在西部的宿迁,其值仅为0.19吨/人,同时亦是全省最低值。苏北地区人均碳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徐州,达到3.35吨/人。②碳排放强度兼具南北双心分布并呈西高东低走向。最低值仍然出现在西部的宿迁,仅为0.08吨/万元,最高值出现在北部的徐州,达到0.92吨/万元,其次是南部的南京,达到0.70吨/万元,构成南北两个碳排放强度最高点,其他地区呈现西高东低走向。各市之间差异较大,如徐州是宿迁的11.5倍。③江苏省总体脱钩指数不高,基本呈现弱脱钩状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及STIRPAT模型,依据苏南、苏中、苏北的地域划分,探究人口规模、经济增长、技术水平(能源强度)对江苏省碳排放格局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减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