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原来放在母国的研发活动移到海外进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跨国公司从事国际性研发活动越来越普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逐年增加。自90年代之后,这种海外研发又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其中,中国以其容量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价廉质优的人力资源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点区域。
由于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正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将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和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本土企业来说,如何有效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正确评价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为我国本土企业利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可行性论证就成为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为研究主题,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深入探讨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作用机制、途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策分析。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全文的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介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相关理论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发展中东道国技术创新视角对已有跨国公司研发对东道国的影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重点:从跨国公司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视角深入,侧重影响效应机制与效果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
第三章、第四章是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溢出效应与挤出效应机制。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机制进行研究。指出跨国公司研发的溢出或挤出效应是通过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要素施加正向或负向影响而产生的。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博弈分析对跨国公司研发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影响程度的决定因素展开讨论。基于跨国公司研发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是溢出还是挤出是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博弈的结果的认识,建立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双方的收益分析,求得均衡解,通过分析其中变量变化,给出跨国公司研发与本土企业的行动模式,并得出决定效应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实证分析,其中第五章首先进行计量分析。在机制研究和博弈分析基础上,建构计量分析模型,验证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
基于计量分析中企业数据的不足,第六章选取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与家电行业中的四家本土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对计量分析结论进行佐证和补充,以完善实证分析内容。
第七章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内容,在总结全文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如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研发溢出效应,减少挤出效应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指出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既有溢出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两者同时并存,方向相反。它们通过对技术创新要素,包括创新宏观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持系统、创新者以及创新过程施加影响来最终影响本土企业技术创新。
2、跨国公司研发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作用途径基本相似,具体而言,溢出效应通过示范模仿、人才流动、竞争和联系途径产生,而挤出效应通过过度竞争、弱化关联效应、争夺研发资源、增加技术依附性途径产生。这些途径可以归纳为“示范联系”、“人才流动”和“竞争”三种,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同时在这三种途径上发挥作用,只是作用方向相反。
3、跨国公司研发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净效应是正是负取决于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大小,而两者是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博弈的结果。在博弈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是影响博弈结果的关键因素,吸收能力越大、技术差距越小,溢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
4、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高技术产业,自身研发经费的提高、研发队伍规模的增加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乃至是首要力量。从整体上看,跨国公司研发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大,但主要起作用的是“竞争”途径,“示范联系”和“人才流动”两种途径的作用并不显著。
5、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会影响外溢效果,其中本土企业吸收能力越大,与外资的技术差距越小,外溢效果越好,反之外溢效果越差。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在高技术产业,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以增加研发外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