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行业合作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近年来商贸零售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新业态,无人零售引起了风投资本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加强无人零售行业治理,在回应百姓呼声、推进行业规范经营、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合作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无人零售行业治理为研究对象,梳理无人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和风险隐患,以上海市某区无人零售行业治理的实际情况为案例分析无人零售行业治理的诉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构无人零售行业合作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当前我国治理无人零售行业经营乱象提供可行办法。研究发现,目前无人零售在方便消费者消费的同时,在行业治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消费者视角而言,食品安全、设备质量、支付安全和信用安全是亟需重视的监管治理方向。通过对上海市某区的无人零售行业治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无人零售行业治理在政府“元治理”和社会组织合作共治方面都存在短板,政府元治理方面主要存在着监管方式单一、理念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社会共治方面主要存在着参与度不足、共治效用不显著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进行治理机制和体系的重塑。本文探索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合作治理优化框架,构建“政府+社会”的合作共治体系。在政府监管方面,完善食品安全、网络支付、信用监管方面相应的规范和条例,奖惩结合以健全消费者保障机制;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监管效率,强化监管执法的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在社会共治方面,落实行业协会的监督、制约和指导功能,通过声誉机制约束企业的违规行为。行业治理者们需要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信息化运用能力以及治理理念等方面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升级,做好“互联网+”行业治理。
其他文献
<正>卖地偿债是以往地方政府通常采取的一种方式。随着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土地财政模式明显难以为继。一旦地方不能开源节流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债务危机的爆发恐将不再是一句空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发展是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重要经济基础。立足中亚国家,采用2009-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冲突法单行立法,其立法特点值得人们思考。其中广泛使用"意思自治",将其作为基本原则,是《法律适用法》的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