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急危重症。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炎症反应中易受损伤,且在脓毒症发病早期肝功能即可出现异常,而脓毒性休克一旦并发肝损伤病死率显著增高。肝巨噬细胞及肝细胞具有较强合成和释放急性时相蛋白、细胞因子作用,其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在脓毒症病情的发展方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早期识别脓毒性休克合并肝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对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指导治疗策略,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控制粘附、趋化和激活白细胞的能力。IP-10通过与其特定的同源受体CXCR3结合,趋化CXCR3阳性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CD4+Th细胞、CD8+Tc细胞)到炎症,感染和/或肿瘤区域,IP-10作为公认的生物标志物,能够预测各种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表明,IP-10在急性炎症引起的器官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IP-10对感染导致肝损伤中炎症细胞聚集起着关键性作用。血浆IP-10浓度的升高可以预测危重症患者从脓毒症到脓毒性休克的进展。本研究通过脓毒性休克合并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测定血浆IP-10的表达及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明确血浆IP-10的表达与脓毒性休克合并肝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对预后的判断。目的:结合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与致病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测定IP-10在脓毒性休克肝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明确IP-10对脓毒性休克肝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为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2月~2017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名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以是否合并急性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分析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肝损伤可能的致病危险因素。对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肝损伤的20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存活组及死亡组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脓毒性休克肝损伤患者血清中IP-10的表达水平,同步以常规方法行肝功能检测,比较脓毒性休克肝损伤存活组与死亡组中血清IP-10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在6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患者20例,发生率33.33%。且脓毒性休克并发肝损伤患者有较高的死亡,病死率达7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APACHEII评分为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且年龄、APACHEII评分为影响脓毒性休克肝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死亡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存活组,而对于IP-10的表达,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肝损伤的患者预后差,死亡率极高。且年龄、APACHEII评分是影响脓毒性休克合并肝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P-10在脓毒性休克及脓毒性休克合并肝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