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量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有关对护理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有众多报道。但目前所应用的评价体系忽略了护理的非技术性服务属性因素,偏重于基础护理质量和终末质量的评价,使之与护理专业发展不平衡。护理评价若以“量的测量”为标准,忽视“质的考核”,则缺乏约束机制,患者获得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护理评价若以“质的评价”为标准,忽视“量的测量”,则存在公平性问题,从而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能权衡“护理工作量”和“护理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够体现护理管理的公平性,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研究方法1.文献回顾法: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和各类数据库,归纳出国内外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况,找出当今护理评价的特点,提出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2.专家咨询法:主要以专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和头脑风暴法等方式确定课题的相关项目、研究框架和权重系数。3.问卷调查法:依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4.统计分析法:主要运用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各类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涉及到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多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秩相关和离差法。主要研究结果1进一步明确了护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在护理评价中的应用从护理的实践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护理服务的内涵、特征,对护理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护理是指具有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向有健康需求的人群提供专业帮助,使其恢复健康或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由此可见,护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技术性活动,如遵医嘱执行静脉给药、提供床上擦浴等技术性护理活动;第二为服务属性的护理内容,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给予心理护理等。同时,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明确了相关理论在构建护理评价中的应用。护理工作量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依据系统理论内涵的指导,护理工作量的测量与护理质量标准的重新构建依据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的启示和指导。2现行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的实证状况通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现行的以终末质量评价为主的护理质量评价有一定的专业价值,主要表现在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提高专业性技术操作水平两方面,但也存在其评价不能体现护理服务内涵,忽视全员、全过程管理,不重视经济性和不能达到“零缺陷”、等问题。应用问卷调查了患者对现行护理服务的满意状况。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较高,但对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满意度不高;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单项指标为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前后的解释工作、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等。通过分析,护理工作量大可能是上述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态度,但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理人员最不满意的是福利待遇、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职业态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外界因素可能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需查找原因进行对症性处理。运用问卷调查护了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看法。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均愿意积极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并且从临床一线的角度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由此表明,只要建立科学、公平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就能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护理工作范畴的界定及工作量的测量对收集到的47个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项目进行分类、界定,得出基础护理中直接护理47项,间接护理28项;专科护理中直接护理125项,间接护理26项;其中基椿だ碇屑浣踊だ?0项为非护理专业性工作,专科护理中间接护理7项为非护理专业性工作。将所有收集到的护理工作项目进行工时测量,统计3年每日人均工作时间,即每日人均工作量,结果显示,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产科、儿科、急诊、肿瘤科、综合科系统、ICU每日人均工作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构建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纵线,以环境、护理人员、患者、服务质量4个维度横向考查的护理质量标准基于护理具有技术性和服务性双重属性的理念,以结构-过程-结果框架模式为基础,借鉴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建立了新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标准包括环境、护理人员、患者、服务质量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从结构、过程、结果三方面制定了评价标准。标准建立后,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环境、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患者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是0.11,0.18,0.48,0.23。5构建了护理工作量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动态护理工作量采用中位数平移法确定标准值,结合专业特点,设定评分等级,转换成标准分。再运用统计学方法将专家咨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护理工作量与护理质量对总体护理评价的权重系数为0.4:0.6,构建出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建议1.应正确认识护理服务的内涵,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对护理服务的界定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管理,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护理的内涵,才能真正转变护理质量管理理念,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2.护理质量评价需以患者为中心,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由于护理人员编制的限制,护理工作量是护士主要的压力源,护士没有多余的精力完成治疗操作以外的、患者真正期望的服务。因此,建议医院领导在限制人力成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考虑护理人员的编制问题。3.护理质量标准应从护理的全过程、多维度进行构架。护理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制度、人员、环境、基础设施、人力配置结构等。因此,要想达到全方位的护理质量管理,首先必须从护理的全过程、多维度构建护理质量标准。4.护理评价应以护理工作量和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以体现护理管理的公平性。新的评价体系引入“量”的测量,其作用以权重体现在体系中。新的评价体系兼顾了公平原则,对所谓的“少做事,少出错;不做事,不出错”的世俗观点提出挑战,由此可见“量”的引入能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创新之处1.确定了护理工作的范围,并科学地赋分,解决了当今护理工作范围不易量化的难点。2.构建了一套符合现行护理管理模式下新的护理质量标准。3.构建了护理工作量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所得出的综合量化指标,一是护理部可以此来考核护理单元和个人护理工作绩效状况;二是可作为护理人员晋升、评先和发放奖金的参考指标;三是为管理者科学地配备护理人力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不足之处1.本研究资料的收集局限于一所医院,需扩大样本来源进一步了解现行护理质量评价的真实状况。2.本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需在临床实践运用中进行检验并不断修正。
其他文献
利用100个成人颅骨对与眼部神经阻滞麻醉有关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球后麻醉时可根据枕额径判断眶深度以决定进针深度;眶下孔上缘至眶下缘距离小于7mm时,眶下管内穿刺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给服务业上市公司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它们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危机。而我国证券监管力度不断加
本文从供应链治理结构的研究理论,供应链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等方面总结了国外在供应链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治理结构的横向演进和纵向演进。
针对应急照明灯具制造标准和市场之间存在的问题,根据应急照明灯具制造要求、应急照明灯具的分类等,提出选择应急照明灯具的建议。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以来,教育的作用日益重要,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赛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培养出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物流管理是当今企业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又是成功进行物流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作用已经为人们所知晓,如何控制物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不断扩展、深化。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随着相互依存关系在扩展、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并不和谐,国际贸易摩擦已
【正】 一、提倡国饮,倡行茶宴几千年来,茶叶经历了从药用发展到“开门七件事”之一,从文人学士的雅玩发展到普通老百姓的庶饮,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海
针对高压柴油发电系统作为10 k V系统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公用电力网的备用电源时如何选择高压柴油发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是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