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和竞争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日趋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传承中国千年文化的汉语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汉语的国际发展,每年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在国外建立了众多孔子学院,来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和领域。在汉语的学习中,最具权威的是汉语水平考试,它是中国举办的用来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成绩能够直接、准确地反映应试者的汉语水平,是进入中国大学学习的证明和公司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汉语水平考试和高等汉语水平考试。随着汉语需求的增加,参加这种考试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它成为了留学生学习了汉语的一种能力的鉴定和证明。一种语言的学习,主要就是听、说、读、写。HSK作为汉语水平最具权威的国家级标准考试,主要也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命题。但是,迄今为止,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主要都是集中体现在听说读写中的听、说、读方面,在汉语写作教学这一方面的进展并不是很大,这方面的研究和现行的教材并不是很多。于是,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也不是很高。在参加高等考试的留学生中,大部分的留学生在交流沟通方面很好,像中国人一样,汉语水平看起来不错,可是一上作文课,一看他们写的作文,就会发现不知所云、文不对题、错误百出。从国家汉办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高等)的标准和要求来看,绝大多数的留学生在作文方面的能力要远远低于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于是,在HSK(高等)考试中的作文部分就成为了他们过级考试的致命弱点。笔者作为一名对外汉语培训学校的教师,主要从事HSK汉语水平考试的短期培训,对于笔者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考试技巧,顺利通过考试就是其主要的职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根据自身教留学生HSK考试写作教学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成果,深深认识到应试写作教学应全面了解考试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之下,本文将学生们作文中常见的偏误和HSK、汉语写作等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HSK高等考试中的作文教学方案,这套方案主要分为分文体教学,作文模板教学、学生作文偏误分析教学,写作交际教学,作文互动修改教学和限时限文体命题作文强化教学六个板块;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快速提高作文水平,为了证实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采取了抽样调查和教学实验和实践。本文笔者主要采取了抽样调查和实验,选取的对象都是参加汉语水平考试(高等)的留学生,一共是四十个学生,分为四个班级(10×4)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实践。这次的调查对象都是已经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初、中等)并取得了六、七级的留学生,选择的课程是HSK(高等)考试考前强化训练,其中作文部分的课时是60课时(为时三个月,每个星期五个课时,12×5),笔者采取六板块三阶段法,每一个阶段结束后都会进行测试分析,并针对结果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调整,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学生的汉语作文写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作文中出现的偏误大幅度下降,到最终的考试结束,进行调查后分析统计的结果是考试的作文这一部分的成绩基本上都通过了考试,不少学生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达到了教学实践初期的预定目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论文中提出了这套应试作文教学模式,同时进行了实践和效果的跟踪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最终的结果和学生的反馈来证实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性,从而为汉语水平考试的作文写作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汉语写作的学习是一种可以操作的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加有效地掌握汉语写作知识,流畅,得体的书面表达;让写作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晦涩;让他们顺利的通过考试,最终取得HSK等级证书;同时也希望能给正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们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