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薛家岗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及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薛家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构建出该文化的编年体系,讨论了该文化的渊源及去向问题,并分析了其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三节,第一节内容是薛家岗文化的界定,本文研究的“薛家岗文化”是以安徽省潜山县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代表性遗存,另外主要地点还有塞墩遗址、鼓山墓地等十余处,遗存以墓葬为主。第二节内容是对薛家岗文化的发现及研究简史进行梳理,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现状,主要分析了以往的研究及其存在问题或不足。第三节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二章,薛家岗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期与年代。这一部分内容是本文的重点。三节内容,分别是对塞墩遗址、鼓山墓地和薛家岗遗址进行分段和年代的大致判定,采取的方法一致,均是从层位关系着手,考察分组视野下的器物变化。其中,因为塞墩遗址存在两种不同考古学文化,对塞墩材料的分析,是建立在两种不同考古学文化区分的基础上。鼓山墓地内部文化结构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在对该墓地进行分段之前,先对这部分问题进行了探讨。薛家岗遗址的分期是个重点,本文先是指出了报告分期存在的不足和需要修正之处,再分别对墓葬材料和遗址材料进行了分段研究。第三章,薛家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第一节是在前文典型遗址分段基础上对薛家岗文化其他主要遗址进行分组、分段,并对遗址之间各段年代做对应分析。第二节内容是选取薛家岗文化鼎、豆、壶、鬹四种典型器物,做了细致的分型分式研究,并观察了典型器物的具体演变趋势。结合各遗址的分段与年代,在此基础上,将整个薛家岗文化分为三期七段,并探讨了其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第四章,薛家岗文化的渊源与流向。近几年新的考古发现,如塞墩、孙家城等遗址,均发现了薛家岗文化遗存直接叠压在黄鳝嘴文化遗存之上,这为探寻薛家岗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黄鳝嘴文化晚期遗存与薛家岗文化早期遗存的对比分析,可以确认黄鳝嘴文化是薛家岗文化的直接源头,同时薛家岗文化部分文化因素也与宁镇地区和环太湖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有关。去向问题的研究也得益于孙家城遗址的发掘,该遗址发现了张四墩类型遗存直接叠压在薛家岗文化晚期遗存之上,但通过二者器物的对比,发现两者的联系有限,可能是张四墩类型较多的吸收了来自皖北和长江下游考古学文化的影响。总体看,薛家岗文化是上承黄鳝嘴文化,下接张四墩类型文化。第五章,薛家岗文化与周邻诸考古学文化的互动关系。薛家岗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自始至终都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文化交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从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江淮地区、赣北地区这四个地区的与薛家岗文化同时期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着手,从多方面论述了薛家岗文化与这些地区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薛家岗文化与长江下游的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及良渚文化之间关系尤为密切,受其影响较大。并且在一系列的文化交往中,薛家岗文化始终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其文化影响相对来说要小得多。第六章,结语。这部分内容总结了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指出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并对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做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