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情小说是张爱玲继承传统文学的直接来源,它的的发展道路曲折多变,不同时代、不同支流的作品艺术表现差别巨大,但是它们仍旧构成中国传统小说的一大谱系。这其中,具有承续关系的三座高峰《金瓶梅》《红楼梦》《海上花列传》代表着人情小说的正脉,它们体现出的文学精神与价值成为人情小说的发展经久不衰的动力,张爱玲继承人情小说的艺术资源即主要来自这些经典之作。本论文将从两个部分对张爱玲与人情小说的自觉传承关系进行论述,首先是关于张爱玲对人情小说的独到阐释与相关研究工作(包括考证、翻译、注解)的分析,其次是从写实原则、叙事方式、审美取向与悲剧意识四个角度来具体梳理张爱玲小说所继承的人情小说的文学资源。第一部分有两章,第一章是人情小说之概述。首先介绍鲁迅与向楷对人情小说概念及其范围的界定;其次,依据向楷《世情小说史》对人情小说的产生及发展脉络进行介绍与梳理。第二章是张看——我们的过去。张爱玲对中国传统小说的成就与局限有清醒认识,并对其中以写实原则表现世俗人生的人情小说十分推崇。她把《金瓶梅》和《红楼梦》称为自己“一切的泉源”,认为《海上花列传》是人情小说含蓄传统发展到隐晦的极端之作,通过对《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的经典阐释、译注考证,她将人情小说的精神融化于自己的创作血液中。第二部分具体讨论人情小说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是张爱玲从人情小说中获得的方法资源,体现在写实原则和叙事方式上,张爱玲前后期创作中对于这两方面的要求与选择有明显差别。写实原则包括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两方面,总体表现为从前期小说的“真人真事”到后期小说的“现身说法”,以及对于艺术真实把握能力的不断提升。叙事方式的选择表现为从前期小说的“讲故事”到后期小说的“穿插藏闪”,体现出她对于人情小说继承的变化轨迹。第四章是张爱玲从人情小说中获得的精神资源。包括审美取向与悲剧意识两个方面。审美取向表现为“通常人生的回声”,体现了人情小说对于风俗世态与男女之情的真实反映;悲剧意识表现为作者清醒认识到人对命运的无法把握;张爱玲学习人情小说选择以日常之美来调和这种悲剧意识,并以对软弱凡人的生命书写,使这种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