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演变规律及作物雨涝风险分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天气系统的稳定性日益降低,导致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农业雨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加,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雨涝灾害频发的安徽淮北平原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对气候变化下场次暴雨事件的历史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作物试验对雨涝事件致灾机理进行阐述,构建了暴雨致涝指标,在对未来暴雨发生风险预估的基础上对雨涝灾害进行综合应对。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方面:(1)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分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场次暴雨雨量、历时及频次整体上呈增加态势。1995~2000年左右暴雨事件各指标发生突变,暴雨事件高发区域呈现以“点”及“面”向全流域扩张的趋势。综合来讲,暴雨事件在时间上表现出“峰值后移”和“双峰化”的特征,空间上表现为整个研究区近20a来全面进入长历时高频次的暴雨笼罩阶段,雨涝风险大。(2)基于历史作物试验的雨涝致灾机理分析:针对地下水埋深过浅和雨涝积水过多两大致涝因素,将微观试验与暴雨事件相结合,获得排渍标准为作物雨涝敏感期雨后3d使地下水位排降到地面以下0.25~0.3m,其他时期雨后3d地下水位回降至0.5m。(3)作物雨涝敏感期暴雨事件特性分析:在作物的受涝敏感阶段,暴雨各指标也处于高风险时段。多年实践经验表明,一场暴雨仅5h左右可至地表,而回降至0.5m至少6~15d。这时研究区发生一次暴雨事件的影响还没有消退,二次暴雨事件的影响就会进行叠加,极大的超出作物的极限耐涝能力,致灾风险较高,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使这种“差—差”组合向风险更高的方向发展。(4)暴雨致涝指标构建及时空分布特征:安徽淮北平原多年各级雨涝灾害频次呈现增加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8.99/10a。6~8月为研究区雨涝高发时段,1990s~2000s雨涝问题较为严重,研究区东南部及中部地区雨涝较为多发且以轻涝居多,整体上暴雨“宽幅化与极值化”的致涝风险不断增加。(5)安徽淮北平原暴雨事件未来趋势预估:选取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及IPSL-CM5A-LR和MIROC-ESM-CHEM两种模式,对2020~2050年作物生长季(4~10月)暴雨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估。总体来看,各模式下高风险区域笼罩面积增加,未来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风险将会增大。(6)安徽淮北平原雨涝灾害综合应对:基于对研究区历史文献资料及涝渍治理工程现状的统计,系统分析了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中南部地区的“三涝两渍三控”及适应于安徽淮北平原北部地区的“三涝一渍三控”排蓄结合立体工程体系。与此同时,从风险应对角度提出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应对雨涝灾害的总体思路。
其他文献
褶皱式滤筒除尘器与同样占地面积的平式滤袋除尘器相比具有更大的过滤面积,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工厂在控制颗粒物排放和回收有价值的颗粒物方面的应用。但是褶皱式滤筒由于皱
<正> “三信”创建工作是农村信用社积极实践“三个代表”,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重大举措,是为简化农民贷款手续,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帮助农民增加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新型地膜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应用的特点,并分析了国内外地膜材料的发展趋势。
变电站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是造成当前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出现误报漏报的重要原因,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局放在线检测技术发展应用的关键瓶颈。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局放检测抗干
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序与工作草图的完成,基因组学研究的重心己逐渐由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转移,生物医学随之进入一个新纪元--后基因组时代。在后基因组时代,一个
<正> 在明矾石及自应力等类水泥中,铁、铝、钙、三氧化硫等含量都较高,一般测定三氧化硫都是单独称样,需经分离除去铁、铝、钙后才能用氯化钡沉淀,这不仅速度慢,而且常会引起
<正>近年来4K影像的普及度已经越发提高了,更多的厂商已经开始研发更加尖端的6K甚至8K,过去一台专业的讯道机可以拍摄4K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小到便携式数码摄像机都可以拍摄4
鲜枣贮藏易发生霉变、软化、失水萎蔫,鲜食期极短。为探究热空气处理对鲜枣衰老软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临泽小枣为实验材料,采用45℃热空气处理2 h,用0.01 mm厚的聚乙烯袋
<正> 亚硫酸氢钠(NaHSO3)作为光呼吸抑制剂在农业上应用,国外至今尚未报道.作者等于1979年首次提出200ppm NaHSO3对水稻有增产效果后,目前国内已有16个省、市、地区开展了NaHSO
近些年来,荧光成像技术因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灵敏度、能够原位检测,成为现代生物学、化学和现代医学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在近红外(NIR)区域(650-900 nm)具有吸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