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23日,在福建武夷山不同海拔段放置102台次红外相机,有效相机工作日达11446个,共拍摄白鹇觸(Lophuranycthemera)独立有效照片888组,鉴定个体1108只;共拍摄到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独立有效照片76组,鉴定个体77只,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究该两种同域分布的雉科鸟类对时间和空间资源的利用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白鹇在不同海拔段的拍摄率均大于黄腹角雉,在中海拔段(900~1400m)的拍摄率最高,在高海拔段(1500 m以上)的拍摄率最低。黄腹角雉在高海拔段(1500m以上)的拍摄率最高,在低海拔段(300~899m)未见。2.两种鸟类都存在冬季在低海拔段活动频次增加而夏季在高海拔段活动频次增加的现象。显示武夷山保护区内的白鹇与黄腹角雉存在季节垂直迁移行为。3.不同海拔段白鹇与黄腹角雉24 h的活动节律有差异。白鹇的活动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随海拔的升高而推后。黄腹角雉的活动高峰值出现季节性的差异,冬季高峰值出现在下午,其它季节高峰值与白鹇一样都出现在上午,但其时间段提前。白鹇的最适活动温度为20℃,黄腹角雉的最适活动温度为13℃。4.白鹇与黄腹角雉在所选定的海拔、植被等5种生态因子的利用上既有重叠,又有分化。白鹇的综合生态位大于黄腹角雉,反应出白鹇的竞争力较强。5.本次研究共拍摄到所有动物的有效独立照片组数4296组,结合红外相机调查法、样线法及访问调查法共鉴定出动物共计47种,其中兽类19种,隶属于10科5目,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 s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等 6 种。鸟类 28 种,隶属于8科4目,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以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相对丰富度前3位的兽类依次是赤麂(Muntiacus muntjac)、野猪(Sus scrofa)、毛冠鹿(Elaphodus cehalophus);相对丰富度前3位的鸟类依次是白鹇、黄腹角雉、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gingica)和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