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米曲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米曲霉产蛋白酶的分布及其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条件;研究了米曲霉中性蛋白酶酶活力的影响因素;对养殖水体水质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并且根据养殖水体水质的污染状况,建立水质污染模型,研究了米曲霉孢子及中性蛋白酶在该模型下对养殖水体中蛋白质的去除,得出结果如下:
1. 通过对大量养殖水体的水质测定,掌握了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含氮废物的污染,在高密度养殖池养殖后期,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含量最高达2.32mg/L,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达0.773mg/L,凯氏氮的含量最高达10.04mg/L,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达37.6mg/L,严重超过了我国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在高密度养殖池中的活性磷的含量较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磷缺乏现象;随机水样的部分养殖池活性磷含量较低,可能存在缺磷的现象。各种养殖池的CODMn含量较高,反映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严重。水体中的可溶性糖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并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对高密度养殖池水质因子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水质因子中有4种水质因子与CODMn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方程为:y(CODMn)=3.104TP+0.164Pro-0.602PO4-P-1.891NH4-N+11.260,复相关系数R=0.762。
2. 研究了米曲霉产蛋白酶的分布,优化了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以及培养基的最优组成。研究发现米曲霉产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三种蛋白酶,其中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为最高,碱性蛋白酶次之,酸性蛋白酶最低。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麸皮:豆粕粉=4:1,水份含量为60%,其中加入KNO3为0.2%,MgSO4为0.05%,Na2HPO4为0.13%,稀土为50ppm,pH值为6.0,接种量为每10g 培养基接种1.0×108个孢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为48小时。并在此培养条件下,取得了最高酶活力达3999.2U/g,比实验初期的1103.4U/g提高了2倍多,最佳酶活时间也由实验初期的60小时提前到了48小时。
3. 研究了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特性。米曲霉中性蛋白酶的取适提取方法为加入pH7.2的缓冲液研匀,置30℃恒温培养箱中提取30分钟,每10分钟搅动一次,最后用4层纱布过滤;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2;酶的热稳定性好,在45℃的温度下处理24小时后,剩余酶活力仍有45.5%;NaCl对米曲霉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并随着NaCl的浓度升高,蛋白酶的活力逐渐下降,但NaCl 的浓度在30‰时,酶活力仍有86.9%,说明该酶对NaCl有较强的耐受能力;EDTA对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米曲霉中性蛋白酶与培养物一起保存时,稳定性很好,在4℃保存一个月后,酶活力几乎没有变化。
4. 根据水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水质模型I和水质模型II,分别在两个模型中研究了利用米曲霉蛋白酶和孢子对养殖水体中蛋白质的去除。水样中的蛋白质在蛋白酶处理12小时后,取得了80%左右的去除率。处理时水体最适pH值为7.5,最适酶浓度为100U/L。盐度对去除率有一定的影响。水样的差异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利用孢子处理水样中的蛋白质时,孢子的浓度、水样的差异、葡萄糖的添加对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孢子的固定化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去除率。认为可以利用米曲霉蛋白酶和孢子直接处理水体中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