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全球范围监测的疾病。长春市作为流感监测合作项目市之一,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即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检验科)和2个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即长春市儿童医院和长春市中心医院)。由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长春市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市民明显增多,因此在冬春两季开展流感监测,为控制和预防流感在长春市的流行、制定相关有针对性的防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两方面对2006~2011年长春市流感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长春市2006~2011年流感流行分布特征和流感优势株及病毒变异情况。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长春市2006~2011年流行病学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资料。采用Excel2003进行统计描述,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长春市2006~2011年的流感流行分布特征和流感优势株及病毒的变异情况。结果:1.2006~2011年长春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7878例,门诊和急诊就诊总数为1758295例,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百分比为1.02%。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百分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年的百分比出现上升。2.长春市流感高发于每年的12月份和1月份,2010年和2011年流感的高发季节较前几年有所延后。3.2006~2011年间长春市15岁以下儿童流感样病例的构成比均较高,60岁以上老年人流感样病例的构成比最低。不同性别对流感的易感程度相当,男女性别比变化范围为1.49~0.91,除2010年外,每年男性流感样病例多于女性。长春市流感样病例朝阳区构成比最高;2011年南关区构成比最高。4.2006~2011年6个流感监测年度中,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患者咽拭子标本1416份,经细胞分离鉴定出流感病毒228株,阳性率为16.10%;2007年与2011年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2.22%和30.68%;2006年和2009年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83%和3.61%。228株流感病毒中A(H3)型82株,所占百分比为37%;BV型46株,所占百分比为20%;A(H1)型50株,所占百分比为22%;A(新甲H1)型33株,所占百分比为14%;BY型17株,所占百分比为7%。结论:1.2006~2011年长春市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百分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的百分比出现上升。2.冬春季节是长春市流感高发季节。3.15岁以下儿童是流感预防的重点人群。不同性别对流感的易感程度相当。4.2006-2011各年度所检测出的流感病毒亚型有显著差异;2006年度的流行优势株为A(H3)亚型和A(H1)亚型;2007年为A(H3)亚型和BV亚型;2008年和2009年均为A(H1)亚型;2010年为A(H1)亚型、A(H3)亚型和BV亚型;2011年为A(新甲H1)亚型。各亚型流感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均无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