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基于导师多年对大规模相关临床病例观察基础上,结合症状、舌脉进行辨证分型,选取临床多见之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气郁结、中焦湿热、寒热错杂五型,同时设置西药组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血糖变化情况,以证实中医辨治本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中医药的优势,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从而指导临床,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5年3月~2006年12月期间收集的120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并符合辨证分型的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组选择100例患者,其中脾胃虚弱型21例,脾肾阳虚型24例,肝气郁结型20例,中焦湿热型18例,寒热错杂型17例。此100例患者在维持糖尿病基础治疗(饮食、运动及降糖等)的条件下,按照辨证分型分别予以中药治疗,并设西药莫沙必利组20例对照。根据治疗前后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疗效结果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二个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将各组症候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1)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其中脾胃虚弱组、肝气郁结组、寒热错杂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在临床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脾肾阳虚组及中焦湿热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疗效相当。餐后2小时血糖值对比,脾胃虚弱组、肝气郁结组、寒热错杂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且以寒热错杂组疗效最为显著。糖化血红蛋白值各组间比较,脾胃虚弱组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中药各证型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临床症状改善。西药组除纳呆、恶心呕吐、腹泻、矢气多外,余症状也有所改善。中药各证型组与西药组比较发现,在纳呆症状改善方面,脾胃虚弱组、中焦湿热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在胃痛症状改善上,肝气郁结组、中焦湿热组优于西药组(P<0.05);在腹胀腹痛症状改善方面,脾胃虚弱组、肝气郁结组较西药组疗效突出(P<0.05);在矢气频多症状改善上,肝气郁结组较西药对照组疗效确切(P<0.05);而对恶心呕吐、便秘症状改善,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辨治口服降糖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其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故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协助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