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丁苯酞(NBP)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HIF-1α、Survivin的表达变化和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4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NBP低、中、高剂量组(治疗组)(n=8),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治疗组于缺血2h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丁苯酞稀释液20、40、80 mg·Kg-1,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Tween80溶液。再灌注后24h采用longa 5分制法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标本中HIF-1a、Survivin蛋白表达与CD31指示的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毛细血管新生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未见任何神经功能缺损,半暗带区新生毛细血管计数、HIF-1α、Survivin表达灰度值分别为2.5±1.2、174.6±9.9、163.0±5.8;模型组及治疗组可见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害,HE染色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核溶解、碎裂,其半暗带区新生毛细血管计数分别为4.5±1.2、6.3±1.0、8.3±1.4、8.9±1.5,HIF-1a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38.9±5.0、148.4±6.4、160.8±8.1、162.0±5.3,Survivin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53.9±4.9、146.1±2.8、134.1±6.7、131.3±3.6,与假手术组比较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BP治疗组各组神经功能评分、HIF-1α表达下降,微血管含量、Survivin表达进一步升高,不同剂量NBP组间比较,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最低,中、高剂量组间差异尚不能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调节HIF-1α、Survivin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变性,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再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且存在最佳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