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从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应用于CD20+B细胞淋巴瘤治疗以来,其单药或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疗效上有了很大提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总有效率(OER)和总生存率(OS),但仍有近半数患者复发或难治。对利妥昔单抗耐药淋巴瘤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是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活性,诱导靶细胞中组蛋白高度乙酰化,改变组蛋白与DNA链间的结合状态,启动某些特异性基因表达,体外试验已证实它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膀胱癌、胃癌等实体瘤,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均有抑制增殖、诱导再分化和促进凋亡作用。但目前对利妥昔单抗耐药淋巴瘤细胞株是否有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国内外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实验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在利妥昔单抗耐药的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RCL)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肿瘤细胞的传代培养:将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和RRCL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置于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定期换液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2MTT法:通过酶联仪测量Raji细胞及RRCL的分光光度值(OD值),检测LBH589对两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和RRCL接种于96孔板,利用DMSO溶解LBH589,经预实验筛选有效浓度后,调整LBH589的终浓度分别为10nM、500nM、5000nM、10000nM、25000nM,设为5个实验组,分别加入96孔板,每浓度5个复孔,常规设相应DMSO含量的阴性对照组及加培基实验对照组,培养24、48、72小时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OD值,计算抑制率。3选取10nM、500nM、5000nM三个浓度作为处理浓度,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细胞周期及其相关蛋白Bcl-2、Fas的表达水平变化。4经预实验筛选有效浓度后,调整LBH589终浓度分别为0.5nM、1nM、2nM,处理两种细胞24-48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MTT法检测LBH589对Raji细胞和RRCL的影响Raji细胞及RRCL经不同浓度(10nM、500nM、5000nM、10000nM、25000nM)LBH589作用24h-72h后,MTT法检测其OD值均有不同程度减低,抑制率逐渐增高。不同浓度LBH589处理相同时间,两种细胞株的抑制率均逐渐增高;相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其逐渐延长,Raji细胞和RRCL的抑制率也呈不同程度增高。LBH589对两种细胞株均有抗增殖活性。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对于Raji细胞,时间与浓度单因素对抑制率有影响,时间和浓度无交互作用;对于RRCL,时间与浓度单因素对抑制率有影响,且时间和浓度存在交互作用。两因素S-N-K法多重比较显示:对于Raji细胞,在LBH589的5个处理浓度组中,除500nM与5000nM、5000nM与10000nM外,其余任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3个不同处理时间组中,只有24h与72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RRCL,在不同浓度组及时间组中,任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药物浓度、相同处理时间,RRCL抑制率均高于Raji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BH589对RRCL的抑制作用更强。2流式细胞学检测LBH589对两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Bcl-2、Fas及CD2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2.1随LBH589浓度(10nM、500nM、5000nM)的增加,Raji细胞及RRCL细胞凋亡峰值增加,细胞凋亡率增高,空白对照组与各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不同浓度(10nM、500nM、5000nM)LBH589处理Raji细胞及RRCL24小时后,G0/G1期细胞比例随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增加,同时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提示,LBH589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2.3经过不同浓度(10nM、500nM、5000nM)LBH589作用18h后,两种细胞Bcl-2蛋白荧光均道值逐渐减低,提示LBH589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LBH589分别处理两种肿瘤细胞6、24、48小时后,在各时间组内,Raji细胞Fas蛋白荧光均道值逐渐增高,在48h变化最显著,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RRCL,Fas蛋白荧光均道值变化无规律性,提示LBH589诱导Raji细胞凋亡可能也与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关,诱导RRCL凋亡与Fas蛋白表达水平无关。2.4低浓度(0.5nM、1nM、2nM)LBH589作用24、48h后,在各时间组内,两种肿瘤细胞CD20蛋白荧光均道值均逐渐增高,对照组与实验组及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LBH589体外具有抑制Raji细胞和RRCL增殖的作用,此抗增殖作用与LBH589浓度及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对于RRCL,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依赖关系;2LBH589可诱导Raji细胞和RRCL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3LBH589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表达下调和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关;诱导RRCL凋亡的机制可能与Bcl-2蛋白下调有关;4LBH589对RRCL的抑制作用更强;5低剂量LBH589可诱导CD20+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CD20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克服利妥昔单抗耐药方面发挥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