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飞虱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年来在江苏省大暴发,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探明灰飞虱的发生规律、传毒规律,本文系统地调查了灰飞虱的全年消长动态,研究了寄主及温度对灰飞虱实验种群的影响,水稻不同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调查了田间灰飞虱的消长动态,探明了灰飞虱在扬州地区的转移规律。灰飞虱在扬州地区一年可发生5-6代。从11月开始,灰飞虱主要以3-4龄虫态在稻桩、麦田、草坪、杂草等寄主上越冬,部分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若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产卵,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麦田、草坪上灰飞虱数量开始增多;5月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虫,逐渐向秧田、玉米上扩散,麦田、草坪上灰飞虱数量下降;5月下旬至6月上旬,玉米上灰飞虱数量最多。6月中旬,水稻移栽后,灰飞虱逐渐从玉米、草坪、杂草及秧田上向水稻大田扩散,为害大田水稻。9月中旬至10月底水稻收割后,灰飞虱即从稻田分别向草坪、杂草及麦田迁移,然后以若虫越冬,部分若虫在稻桩、草堆上越冬。2.研究了几种寄主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飞虱在供试的草坪(高羊茅)及玉米上均能完成生活史。其中,灰飞虱取食两种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的种群增长指数较高,分别为40.40和22.64。取食两种玉米扬糯1号和郑单958上的种群增长指数,分别为13.02和9.18。灰飞虱在高羊茅上的种群增长指数为21.7。若虫在两种水稻上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4.14和18.09天,在玉米和高羊茅上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6.23和16.76天。若虫在玉米及高羊茅上的死亡率均高于两种对照水稻。成虫在玉米(扬糯1号、郑单958)及高羊茅上的产卵量差异较大,分别为45.00粒/♀、22.38粒/♀、39.64粒/♀。3.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灰飞虱实验种群的影响,组建了温度与发育速率间的关系模型,估算了灰飞虱各发育阶段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16-31℃范围内,用王-兰-丁模型拟合了温度与灰飞虱发育速率的关系模型。在16-25℃范围内,灰飞虱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灰飞虱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15-30.24℃。用直接最优法估算了灰飞虱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灰飞虱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86℃和426.42日度。本文同时组建了不同温度灰飞虱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温度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灰飞虱种群增长指数(y)与温度(x)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为y =-0.4307x2+20.5419x-220.9906(r=0.7490*)。在16-31℃范围内,灰飞虱实验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在25℃下最高,达42.06,31℃下最低,为0.8。4.研究了水稻不同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生育期接毒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表明,水稻前期发病率高于后期。落谷后34天接毒,发病率为27.03%,落谷后49天接毒,发病率为9.34%,落谷后78天接毒,发病率为7.88%。但是在水稻苗期,恢复力比较好。而在水稻孕穗期、灌浆结实期受灰飞虱传毒为害后,基本不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