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_w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病例分析,研究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时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我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治疗的38例符合筛选标准且资料完整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手术病人。其中26例病人行单纯前路手术,5例病人行后路手术,7例病人行前后路联合手术。颈3-4椎体5例,颈4-5椎体12例,颈5-6椎体18例,颈6-7椎体3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Cobb角;应用颈椎JOA评分标准(附表1)及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法(附表2)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气管、食管漏以及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无加重,随访资料收集完整。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2个月。通过对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收集数据分析,所有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有关节突绞锁患者术后颈椎序列均恢复正常,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好转。前路组与后路组及前后路联合组相比,手术用时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相比术前明显好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所有患者JOA评分术后六个月与术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三组间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Frankel分级术后六个月与术前相比较,平均提高1-2级,4例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的患者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其余34例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三种手术入路均能恢复颈椎正常序列,术后颈椎椎间隙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均获得好转。前路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后路组及前后路联合组。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单纯前路,但同时也应考虑患者后部结构的损伤程度、稳定性、脊髓受压的位置及程度个体化考虑后路辅助治疗。
其他文献
循环衰竭是小儿危重症监护中危及生命的棘手问题,病死率高达53%[1]。积极的容量复苏和儿茶酚胺类药物使用,是维持血压稳定和器官灌注的两大重点治疗措施。但是,在休克状态下,
运用非线性分叉理论,对半主动高速列车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开展了全面研究。建立高速列车模型、半主动减振器模型、半主动控制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半主动高速列车联合仿真模型
DNA计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自然计算方法,因为其具有高度的并行性和海量的存储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而编码问题是DNA计算中一个重要的步骤,DNA编码序列的质量与数量
目的探讨愈风复瘫汤加减对痰瘀阻(滞)络型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04-2016-04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58例痰瘀阻(滞)络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趋磁细菌是国际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沿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领域研究者甚少且进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几株新菌株的分离和新技术的应用,趋磁细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研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 ,对保险业信息披露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实的构想。保险市场本身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披露存在着特有的内在动力。保险的专业性与复杂的计算技术使得其
2011年1月31日《报刊文摘》刊有《文化的教养》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启功不是装,是真谦卑。别人给启功来信,(启功)觉得有过分的敬称,他就把原信敬称的字样剪下来寄回,回
报纸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而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环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足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截肢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糖尿病
基于城市高密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空间建设需要面临新的挑战,以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目标的协调发展。文章以高密度坏境下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特征、多目
以4种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溶液培养,测定了不同Al胁迫处理下发芽期幼苗的根长、根重、根电导率以及根系线粒体中重要的活性氧清除酶POD、CAT和APX的变化,研究了水稻幼苗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