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反映某个群体或个人在某个时期内身体发育、生理机能等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繁荣富强的主力军,拥有良好的体质健康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也是自身成长的需要。1995年6月,国家为了改善和增强国民体质,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了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1979年由国家体委对16个省市的7—25的汉族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又于1985年、1991年、1995年对7—22岁的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体质调研。自2000年以来的三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学生的体质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的研究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平等的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的测试,能够了解到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大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拉祜族、普米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从1985年以来对云南少数民族体质健康的研究也仅局限在纳西族、傣族等六个常见民族的研究上,对拉祜族及其他九个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很少,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不仅关系到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还影响到该少数民族自身未来生活的质量。该研究依据国民体质健康监测的标准,以澜沧江拉祜族族7—18岁的3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与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身体形态方面,拉祜族学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均低于同年龄段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2)身体机能方面,拉祜族身体机能各方面表现正常,脉搏血压与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相比偏高。(3)身体素质方面,拉祜族学生的握力水平较低,柔韧素质较差,爆发力的增长较慢,低于云南省汉族乡村学生同年龄段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