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氢间歇强化厌氧产甲烷模拟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水处理厂―碳中和‖运行是未来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则是实现污水有机能源回收最为直接的方式。外源二氧化碳(CO2)、氢(H2)介入厌氧消化具有刺激甲烷(CH4)产量的作用,厌氧模型辅助实验研究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课题基于厌氧消化数学模型(ADM1),建立包含同型产乙酸过程在内的拓展模型,通过实验与模拟研究外源H2介入厌氧消化系统的甲烷增量工况,评估采用外源H2厌氧消化提高CH4产量的可行性。厌氧消化系统中CH4产量随外源H2投加量增加而增加,但H2投加至一定量后,CH4增量变得十分有限;实验确定外源H2最佳投加量范围在00.33 bar(0100 ml)。对单周期反应器内气相组分连续监测发现,在起始阶段不同H2投加量产生的差别并不明显,只是到周期末才显现出不同的CH4增量作用。间歇反应周期开始时,H2分压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造成污泥有机物转化效率低下;随着H2逐渐转化至CH4,H2抑制解除,显示出不同H2投加量导致不同CH4增量。拓展ADM1模型被用于模拟实验数据,4种实验情况下(H2分压分别为:0、0.17、0.33和0.5 bar)模拟预测与实验结果均取得较好的拟合度。当无外源H2投加时,模拟CH4产量值与实测值误差最大为9.09%,H2分压为0.5 bar时误差最小,仅为1.50%。外源H2投加量过大时,呈现出CH4增量有限,存在能量浪费现象。表面看,这是因为过多H2抑制了底物有效降解,但实验和模拟结果双双显示,CH4产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通过延长单周期时长(增加SRT)的方法实现底物充分降解,以获得最佳CH4增产效果。这就是说,外源H2最佳投加量范围与SRT及其反应系统运行方式存在直接关联。
其他文献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的:中医体质的角度探讨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深圳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乳
In this paper,we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ume and price variability in copper futures in SHFE with GARCH(1,1)model,an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presented s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
目的研究应用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