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常见的病原菌,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病死率极高。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在不断增加,已经出现对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各种β-内酰胺酶(如TEM、SHV、OXA、PER、VER、GES、CARA)、金属β-内酰胺酶(如IMP、VIM、SPM、GIM)和质粒头孢菌素酶(如DHA)以及外膜孔蛋白D2(OprD2)缺失,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为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机制,以便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而进行了研究。
方法:2006年2月-2007年8月间,从该院住院患者分离出了16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法,用17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对其中抗三种以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75株菌用PCR方法扩增TEM、SHV、OXA、PER、GES、IMP、VIM、DHA和OprD29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对1株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GES基因、另1株的PER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的结果进行了比对。
结果:
①在160株铜绿假单胞菌筛选出对三种以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75株(46.9%,75/160)。
②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可见临床分离株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为85.3%,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巴唑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均超过7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耐药率高,敏感率分别是17.3%、18.7%、25.3%。
③在检测的9种耐药相关基因中,发现了7种耐药基因,其中25%菌株检测到2种耐药基因。
④对1株菌的GES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有4个位点不同。另对26号菌株的PER基因PCR扩增产物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完全相同。
结论:
①在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很高的多重耐药率。
②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比较敏感,但仍有部分菌株耐药。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在临床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已没有应用价值。
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是由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的,提示该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
④对1株铜绿假单胞菌GES耐药基因测序,发现部分基因位点发生了变异。提示耐药基因的变异可能是耐药的机制之一。
P.aeruginos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且耐药机制复杂,目前,用于治疗P.aeruginosa的抗生素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同时,由于头孢菌素广泛应用,出现了大量耐药菌株。对于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可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减轻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总之,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和限制抗生素,并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注意对三种以上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从而避免医院内耐药菌株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