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性瘢痕在临床上可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两种类型。二者均由胶原纤维和细胞以及新生血管构成,其特征是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过度的胶原沉积。而成纤维细胞是产生胶原的主要细胞,所以成纤维细胞和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重要关系,是创面愈合、瘢痕形成、增生和挛缩的功能性细胞。其增殖、活化、分化的异常直接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因此说瘢痕组织即是纤维化的肉芽组织,但创面过度修复而产生的增生性瘢痕,常常破坏人体表面的完整性或伴有各种程度的功能障碍。由于病理性瘢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和治疗,因此探讨其发病机理和寻找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瘢痕的基础研究表明,瘢痕是一种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过多分泌胶原,加之胶原降解减少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均是针对降低胶原合成和加速胶原分解。而最近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凋亡基因的启动是一系列分子事件触发的,研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相关因素,将会更好的认识瘢痕的发病机制,为寻找合理的治疗及干预途径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两个部分。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利用兔耳制成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给予药物GS-Rg3治疗,分别于用药后2、<WP=81>4、6周采取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手段的检测,观察了用药前后Bcl-2、Bax、细胞色素C、Caspase、PCNA等指标的变化。在细胞培养部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研究并探讨GS-Rg3对其增生与凋亡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MTT试验等手段,证明了GS-Rg3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目前国内外关于GS-Rg3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尚未见报导。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细胞增殖、凋亡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以及凋亡相关基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GS-Rg3对这一过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参阅近十年有关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与细胞增殖、凋亡的有关文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1)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和治疗进展。(2)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3)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基本特征(4)Bcl-2家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5)Caspase家族及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6)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增生性瘢痕的关系。(7)GS-Rg3研究进展。第二部分 人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GS-Rg3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应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S-Rg3进行干预,通过细胞活力的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以探讨GS-Rg3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WP=82>结果表明:1.剂量-效应关系 GS-Rg3 25、50、100、200μg/ml分别与对照组相比,72h对细胞增生的抑制率依次为33.1%、55.1%、92.8%、82.95%,抑制强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100μg/ml其抑制率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减弱。2.时间-效应关系 贴壁生长良好的成纤维细胞在给药后3h即可见部分细胞脱落,其抑制效应随时间而明显增强,72h处于高水平。3.经GS-Rg3作用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明显增多,但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G2期改变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检测到由于核小体间DNA裂解形成的凋亡峰,表明GS-Rg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说明GS-Rg3可以影响瘢痕成纤维细胞周期,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合成来实现的。从而达到抑制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结论:1.本实验成功的培养了人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GS-Rg3对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抑制增生作用,抑制强度与药物剂量、时间呈正相关。3.GS-Rg3能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第三部分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建立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本实验利用建立的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cl-2蛋白及Bcl-2mRNA、Bax、细胞色素C、Caspase、PCN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TUNEL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探讨GS-Rg3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理。结果显示:1.GS-Rg3可明显增加细胞质中Caspase-3及细胞色素C表达,与对<WP=83>照组相比用药后6周分别增加至2.4倍及2.8倍。表明GS-Rg3先导致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量增加,然后激活Caspase偶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2.GS-Rg3可明显降低Bcl-2蛋白质及Bcl-2mRNA的表达,在用药后2周开始表达量逐渐下降,6周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有较多量的Bcl-2的表达。3.GS-Rg3可明显增加Bax的表达,用药后2周开始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则有少量表达。4.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有大量PCNA的表达,阳性细胞率为39%,正常皮肤PCNA阳性细胞率为11.2%。增生性瘢痕组在应用GS-Rg3 2、4、6周后,阳性细胞率逐渐下降,依次为21.3%、17.8%、13%。5.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和对照组相比用药2周逐渐增加,4周时是对照组的4倍,6周时是对照组的5.5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成功的建立了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2.GS-Rg3导致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量增加,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