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维系一个国家人民情感的最坚实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新时期的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要结合时代特征、行业特征采用符合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提炼出新的能够深入学生头脑的教育内容,以及建设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等,使大学生真正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航运业的兴衰、与航运强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提升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以对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为切入点,围绕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展开阐述,主要研究和回答了三个问题:  首先,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界定,阐述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并结合航海类大学生的特点,归纳出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其次,在针对大连海事大学492名航海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对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代表的航海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最后,针对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总结为:航海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航海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在教育形式上把握“三个结合”,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三个统一”,在教育环境方面做到“三个提升”。
其他文献
博物馆教育职能在21世纪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其教育职能的实现,馆校合作成为博物馆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更多的学生在博物
农民工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制定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曾起到对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和限制人口迁移、保障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户籍管理制度与社会发展不
本文通过对早期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庸》、《易传》的“生”与“生生”思想的梳理,对新儒家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的“生生”思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