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心律失常病人在针刺治疗前后脉象的变化。研制一套在体实时监测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过程中针刺针体受力情况和同步观察针刺前后病人脉象变化的系统。该仪器可以同步显示与记录针刺时针体受力信号并采集人体脉象的信号,应用一些数学分析方法对该信号进行分析整理,比较病人在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并初步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脉诊的发展历史,指出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介绍了近几年,研究脉象信号的一些主要的方法,本研究所用的针刺测力仪以及脉象仪的原理和结构。接下来的工作,是利用时域分析法,快速傅立叶变换,粗粒谱分析等数学方法对实验所得到的脉象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时域信号变化主要表现在病人原本杂乱的脉象,通过针刺治疗后变的规整,同时波幅增大。频域信号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原本较杂乱的信号变的平整,同时P2/P1值减小。研究表明,频域分析主要体现了脉象信号在能量方面的变化情况。原本杂乱的信号在治疗之后变的平稳,P2/P1值减小,同时对比时域信号在治疗后波幅增大。可以看出,能量在向主波转移,也就是说明了通过治疗,心脏搏动更为有力,心脏机能得到改善,心脏循环系统更加顺畅。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病人的心搏功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且从现代科学角度说明古人用针刺者必先诊脉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