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渝地区无论从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市场容量、基础设施、制造业基础,还是从城市化水平、资源及开发条件、产业门类及层次、市场容量等,都远远超过西部其它区域,再加上历史上形成的成渝两地一家的天然联系,构建“成渝经济区”,加强合作共促发展,客观条件已经完全成熟。“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可以避免行政区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成功转变;有利于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城镇密集优势,形成成渝“都市经济圈”,发挥都市经济圈的能动作用;是切实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五个统筹”,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总之,对构建“成渝经济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概述选题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特点与方法和“成渝经济区”的范围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探讨了构建“成渝经济区”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意义;第三部分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总体设想;第五部分为本文重点,用较大篇幅对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建设重点进行探讨,把“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分为四大部分,分析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提出以下具有创新的观点:一是提出通过构建“成渝经济区”来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五极”。虽然目前成渝经济区与其他增长极相比较,实力还比较弱,但其具备诸多优势,可以成为强势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笔者认为制约“成渝经济区”形成的主要障碍是成渝分治造成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不整合;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是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是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必然战略选择:四是笔者就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应以成都平原经济圈和重庆经济核心区为中心,包括川南城市群和力{渝接壤区的广大区域。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经济区域增长极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