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侵染造成的一种麦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近年其发生与流行有加重趋势,已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小麦生产.由于该菌为土传兼性寄性菌,侵染部位主要是植株的根系,使防治该菌侵染难度较大.而研究该菌侵染抗感寄主过程的特点和差异,抗病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及抗源的鉴定和筛选,对今后进行抗源评价,抗病基因定位及利用,实现以品种防治全蚀病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简称Ggt)侵染麦类作物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对Ggt侵染燕麦种子根过程的研究,明确了燕麦对Ggt侵染的抗性属于抗浸入的抗扩展类型,表现在:(1)成功侵入的侵染点数较少,是小麦的近七分之一;(2)Ggt与燕麦建立寄生关系所需时间较长,是小麦的2.9倍;(3)由葡匐菌丝产生的侵染菌丝从根表皮细胞和根毛基细胞间隙的侵入受阻,菌丝变粗扭曲;(4)既使病菌能够进入皮层细胞,也因条件不适而产生叉形附着枝,且菌丝及附着枝有被溶解现象.菌丝在皮层中的扩展时间较长,是小麦的1.8倍.首次发现H001草对Ggt侵染高抗,普通小麦的H001草代换或附加系对Ggt侵染的抗性有分离现象,表明H001草的抗病性是由基因控制的,且可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将H001草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从而增加小麦品种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