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差错掩盖技术研究及其DSP优化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类应用的普及,大容量传输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尽管网络带宽已经达到10GE之多,但仍无法完全满足高清视频对带宽的需求。事实上,即使在很低的帧率和很小的视频分表率下,原始未经压缩的视频码流仍然会给internet带来沉重的网络负担;视频压缩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传输和存储资源,显然,在一个高效率的信道中传输多个高分辨率压缩视频要比传输单个的低分辨率未压缩视频要更加经济。H.264视频压缩标准提供了很好的压缩比和传输特性,在低带宽的条件下,采用H.264编码的数据流仍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这是因为它采用了先进的、实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如:帧内预测模式、1/4像素和1/8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4×4整数变换代替离散余弦变换(DCT)残差图像的整数变换编码等。这些细节提高了编码效率。H.264标准的缺点在于,因为采用预测编码和变长编码技术,使得压缩后的码流抵抗差错的能力非常脆弱。网络传输中一旦出现差错,错误数据将会在时域与空域上迅速蔓延和扩散。差错掩盖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压缩编码造成的差错扩散性,它可以利用其时间、空间上邻近的数据来恢复受损的数据。本文分析了H.264标准差错掩盖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域加权边界匹配的差错掩盖改进算法(STBMA),该算法在传统的BMA匹配准则的基础上,引入了空时域加权的匹配误差,使图像在边缘处有更好的连续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丢包率下,对于不同运动序列,该算法重建图像的效果好于BMA,重建视频序列的PSNR值提高了0.2-2.4dB。本文还通过对BF533高性能DSP处理器的研究,根据其体系结构特色对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进行了算法、代码上的优化;充分利用BF533处理器的结构特点,通过在上面进行嵌入式uClinux的开发,完成了对视频处理模块的初步实现。
其他文献
关于圆极化天线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基于圆极化波的诸多特点,故在电子侦察和干扰、雷达的极化分集、卫星导航、通信系统和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普遍采用圆极化天线。对于圆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f today is moving from cellular networks towards more distributed,self-configuring networks.Wireless had a huge growth over the passing
近年来在机器人学研究中,多机器人系统成为了最具研究价值的领域。多机器人系统被广泛应用在许多领域,如地图构建、协作搬运、以及体育对抗中。对于单机器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多机
近年来,无线通信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终端数目爆发式的增长,使得用户愈发迫切需求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为了容纳更多的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无线通信对系统的吞
在无线移动Ad hoc网络(MANET)中,节点是可以动的,自动连接并且彼此可以在没有基站的支持下进行通信。通常,这种网络的拓扑结构会随着节点的移动而发生改变,不断地断开和重新
随着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和因特网的不断互联,无线通信网络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研究领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实现全球无缝隙覆盖通信和多媒体数据传输业务,是通信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与产业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了能耗过高等严重问题。电量需求的增加提高了通信网络的运营成本
本论文重点对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底层协议IEEE802.11p及其信道模型和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   论文在简述WAVE/DSRC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对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底层协议进行
软件接收机技术使得接收机可以建立灵活可变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并允许动态选择不同的模块参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而应用此技术第一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高速发展,采集到的数据维数激增,需进行维数约简后才能应用于各种后续操作。传统的维数约简方法未考虑到数据集的类不平衡和误分类代价不等的特点,直接将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