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带蒂筋膜瓣在修复骨缺损各时间段中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的组织学观察,论证带蒂筋膜瓣具有较好的促血管化作用且对成骨是有利的,为临床修复大段骨缺损提供理论基础及可行性方法。制作动物骨缺损模型及带蒂筋膜瓣,将实验8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只,对照组:A组单纯植入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B组无蒂筋膜瓣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C组为无蒂筋膜瓣包裹含有VEGF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实验组:D组带蒂筋膜瓣包裹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术后第4、8、12、16周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骨形态计量分析、交界区和中心区血管图像计量分析。组织学显示,在各时间点无论新生血管数量,还是新生骨小梁质与量,D组均明显优A、B、C三组。D组4w时带蒂筋膜瓣与植入物间血管的构建是以出芽的方式垂直长入,8w时血管再生数量达高峰,新生血管周围伴随大量再生的骨小梁及软骨细胞团,血管越密集区新生骨小梁及软骨细胞团越多,12w时新生血管面积逐渐减少,新生的骨小梁及软骨细胞亦减少,而成熟骨小梁结构增多明显,16w新生血管面积进一步减少,带蒂筋膜瓣形成膜状结构依然存在,植入物完全吸收降解,被新生骨组织完全替代、骨干结构形成且塑性良好、髓腔再通。交界区和中心区血管再生面积和新生骨小梁面积测定显示,第4周C、D两组比较、A、B两组比较各自促血管化相当,成骨作用亦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D组明显多于A、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12、16周D组骨修复区血管再生面积及对应的再生骨小梁面积明显多于A、B、C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带蒂筋膜瓣具有显著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作用,血管化增强有利于成骨作用,且可有效的提高成骨质和量、缩短骨修复时间,带蒂筋膜瓣促血管化成骨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大段骨缺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