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掌握足够的词汇对于语言学习者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是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的最佳时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以词汇学习为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要求高中生掌握3300个单词以及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1]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成为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重要手段。只要词汇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词汇学习是一大难题。不少学者对词汇学习策略加以探索,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认知、调控、资源和交际策略。这些策略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然而,纵观国内外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不难发现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对象大多是本科生或研究生,关于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并不多。因此,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探索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很有必要。本研究以记忆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榆林市某中学高二年级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受试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是否与英语成绩存在相关性,并从高低分组出发,进一步探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在不同程度的使用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经量化分析发现:1.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总平均分为2.70,其整体使用情况属于中等水平;在四类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中,调控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认知策略与资源策略次之,交际策略的的使用值最小。2.除交际策略以外,其他策略与英语成绩呈中度显著性相关。3.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策略在高分组的使用中尤为明显。根据调查结果可对教学活动提出以下启示:(1)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更新词汇教学理念;(2)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宽课程资源,提高词汇的再现频率;(3)教师应强调情境学习的重要性,多创造使用词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