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路径及疗效评价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donal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实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路径,并在应用过程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中医诊疗方案,使中医药在诊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并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实现中医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实现全方位医疗服务的标准化,为临床选择最佳诊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院及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按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的合格受试者120例做为临床研究病例,将其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根据中医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汤剂,根据症状选择推拿、康复及中药熏洗治疗,同时给予辨证施护、健康教育及预防并发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口服美多芭(250mg/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国药准字SH1493),起始量62.5mg-125mg口服,2-3次/日,可根据病情逐渐加量,但总量不超过750mg/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化痰熄风,通络止颤的中药制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可根据病情程度、年龄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进行原发病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保护性药物治疗两方面。住院后2周、4周时进行疗效评价、证候学观察,6周时进行随访。  结果:  1.中医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在中医疗效分析、中医证候疗效分析及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分析中均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对中医单项症状实测值变化统计显示对手部运动迟缓、颈肩僵直、肢体拘痉、震颤、言语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UPDRS-Ⅲ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精神、行为和情绪变化值、日常生活活动变化值及运动检查变化值监测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卫生经济学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4.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路径在临床中的应用,缩短了患者住院日期、减少住院费用、提高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同时使医疗行为规范化、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背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enal tubule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