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势力复兴对于村民自治的影响——以豫西N村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宗族传统很厚重的国家,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宗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乡土性的,而宗族更是构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根基。于是,宗族性或者说宗法性变成了中国社会一大显著特征。宗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凝结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国农村基本上是由血缘与地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社区,宗族决定了农村的基本社会结构,规定了农民的互动范围,宗族问题关乎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宗族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九曲回肠,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族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国内以不同的形式复兴,并很快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村落家族文化构成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开启了新形势下的村民自治,这种自治对于促进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村民自治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相互影响,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选择河南省西部的N村作为个案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N村村民自治事件的叙述来论述村民自治,阐述宗族势力复兴对于该村村民自治的影响。N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场域,有其特殊性,但是这种特殊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通过N村的个案的研究可以为其他乡村自治与宗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视野。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对有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章介绍村庄的有关信息和宗族在该村复兴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三章村落宗族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以及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来阐释宗族对该村村民自治的影响,并从宏观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引导人们进行思考;第四章以前几章为基础,在该村宗族复兴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村落宗族对村民自治影响的原因,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即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表面原因是刺激村落宗族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的外部原因,实质原因则是从村落宗族的本质和村落宗族的本质特征来进行分析;第五章加强引导和控制,完善村民自治,在前面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提出了我们该如何定位村落宗族,如何正确对待村落宗族,也即是如何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政策,及引导村落宗族对村民自治积极因素的发挥,将村落宗族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第六章总结与讨论,再次统观全文,叙述本文重点。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专职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尽快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符合,专业化、职
我国的农民工总数大约有2亿人口,其中16-30岁这一年龄段的占61%。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对于乡土社会的认同减
随着老龄化时代和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的到来,流动老年人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老年人群体。社会认同与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社会认同状态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
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导致土地扩张加快,数量庞大的农民离开了农业生产开始寻求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论是在户籍身份、聚居方式、经济来源还是工作方式、
介绍九江整流器厂生产的ZZX-02晶闸管整流机组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特点、结构、系统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