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运动事件与人类感知密切相关,对于运动事件的表达与习得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的研究多数以母语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语言的类型归属问题、对比语言表达的差异性以及语言类型对于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二语研究方面,尽管近些年有关二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逐渐丰富,但关于运动事件中的方向性研究备受忽略。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学习者如何加工运动事件中的方向性尚无明确结论。汉语和英语在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事件与人类感知密切相关,对于运动事件的表达与习得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其中的研究多数以母语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语言的类型归属问题、对比语言表达的差异性以及语言类型对于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二语研究方面,尽管近些年有关二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逐渐丰富,但关于运动事件中的方向性研究备受忽略。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学习者如何加工运动事件中的方向性尚无明确结论。汉语和英语在方向性表征上均有一定数量的方向指示动词。在英语中,方向指示动词多用作谓语且可辅以小品词补充动体最终所达到的状态、位置等。在汉语中,方向指示动词既可单独作为谓语使用,也可和其他动词或者方位词复合使用。针对母语者的大量研究表明,当动词包含具体方向性概念时,容易激活语言加工者的知觉运动模拟,从而对方向性理解和加工产生辅助作用;但当动词为抽象性方向概念时,由于只有语义表征,可能对学习者理解和加工方向性概念产生影响。然而,针对二语者方向性加工是否存在具体化效应,学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加工有何特点?2)抽象和具体动词对其方向性语义加工有何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的具体化效应?3)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加工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以具身理论为指导,基于E-prime软件编程,采用自定步速阅读范式下的语义判断任务,通过控制动词的语义及其呈现方式,从时间分配上追踪中国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在线加工情况,探究其在英语事件表达中对于方向性语义理解和加工的特征。主要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单一方向性语义判断任务,使用“动体+(具体/抽象语义)动词”最简句式;实验2为自定步速阅读任务,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附加小品词和目标,通过对兴趣区进行设置(a将小品词并入目标;b将小品词并入动词),分别考察光杆动词方向性语义的具体化程度及不同动词和小品词组合结构对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判断的影响。通过对数据进行多维分析,获得如下发现:首先,动词在方向性语义加工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关注度,说明中国学习者在方向性语义加工时对于动词的依赖度较高。相比动词作为独立的兴趣区,动词与小品词复合呈现时,反应时变长,说明小品词会触发学习者大脑的“监察”机制,引导其重新审视基于动词语义做出的方向性判断,显示汉语特有的趋向编码机制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其次,与基于英语母语者研究发现的具体化效应不同,中国学习者加工抽象语义(尤其是动词与小品词复合时)的正确率高于具体语义,其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具体动词具有生成性特征,对学习者方向性判断产生干扰;第二,由于二语者缺少具身效应,因而在二语习得中知觉运动模拟发挥的作用甚微。再次,动词语义信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加工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此外,学习者大脑内部的汉英编码差异及母语、二语学习方式不同产生的具身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方向性语义加工。本研究相关发现,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学界对于方向性研究关注不足的缺憾,为今后运动事件中方向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通过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方向性语义加工特点及其与具体和抽象语义的关系,本研究对于具身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启发。但本研究并未将实验对象的语言水平进行分级,尚无法检测方向性语义加工及具体化效应是否会伴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发生大幅变化;后期研究也可利用眼动、脑电技术获取更加详实的研究数据,进一步挖掘语言使用者加工过程中的心理和大脑机制。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通过分层学习获取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目前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量子化学以及医学等领域,尤其在图像识别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性能,这离不开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集以及GPU性能的提升。在传统的图像识别任务中,训练数据的类分布往往受到人工的影响,即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基本一致。然而真实应用场景中的数据集通常表现出长尾分布,这给图像识别任务带来
本文以对比分析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指导,采取学科内两种语言交叉研究的方式,对国际中文敬语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通过对比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以韩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敬语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调查结果及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对韩汉语敬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等进行了概述
《六十种曲》作为“现存明代汇刻传奇最丰富而重要之总集”(傅惜华语),兼有文人案头本与舞台演出本的双重性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道具是戏曲创作和戏曲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戏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六十种曲》道具进行研究是可行并具有价值的,既能为《六十种曲》研究增添新的内容,又能将戏曲的文本研究与舞台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还有助于当代剧作家借鉴前人的道具设计进行戏曲创作。本文以“《六十种曲》的道具研究
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图像生成任务具有巨大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际应用潜力,其中,场景图像生成由于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物体以及物体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更具挑战性。然而,当前大多数方法均从复杂的文本描述、场景图、场景布局中生成场景图像,往往需要用户或是详细阐述物体属性及关系,或是构造专业性较强的结构场景图,或是固定物体间的布局关系,因而用户友好性不足。为了给用户提供便捷化的场景图像生成方式,本文基于知
单幅图像去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且在恶劣有雨环境中获得的图像会影响后续高级视觉任务的性能,因此提出一个高质量的模型来解决图像去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新颖的密集特征金字塔网格网络(DFPGNet)来解决单幅图像去雨问题。不同于以往的特征金字塔方法,本文提出的密集特征金字塔网格(DFPG)模块采用多路径和多尺度方法,使得DFPG能够融合五个来自不同路径和不同尺度的特征并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量爆炸性增长。一方面是生活产生的数据增加,一方面是数据处理是会使数据维度增加。比如,在购物系统中,若是商品种类中有一万种不同的物品,经过独热编码后将变成一万多种特征。大量的数据,大量的特征一方面,使得大规模模型的算法有了更好的精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依托于大量的数据在处理各种问题中展现了其优越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对算法有了更多的要求。过大的数据量使得模型训练变得及其缓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探讨了中韩数量结构中的结合方式、意义对应关系、感情色彩等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本文以汉韩名量词和动量词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语言学、文献研究法以及归纳分析法等理论、方法探究汉韩量词数量结构的特点。本文以21世纪世宗语料库(2011)、《韩中辞典》、《汉语量词大词典》、CCL语料库为语料对汉韩量词进行搜集、分类、对比研究。由于韩国语中存在大量汉字词,两种语言的使用存在不少共同点
夜间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夜间光线的不足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也使得交通部门难以对实时交通状况进行准确监控,因而夜间车辆检测任务的研究,对于未来交通系统的先进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现有的夜间检测存在夜间数据匮乏与算法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而言,良好的训练数据能够为算法的优越性能提供保障。然而,现有的夜间车辆数据集的数据大多光照良好,且场景单一,几乎不包含极暗情况下的样
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多个国家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在这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中,广泛采用隔离措施,并通过居家和就地隔离命令执行。了解隔离措施的有效性可以为正在进行的COVID-19大流行和未来疾病爆发期间的决策和控制规划提供信息。本文主要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早期阶段,并对隔离措施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预测性研究。传染病数学建模是一种工具,可以研究疾病传播的机制、预测传染病的进展情况以及评估控制流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于1938年用英文创作的中国小说,反映了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的中国历史现实,涉及到时代变迁的方方面面。小说展现的宗教哲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风貌弘扬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向海外宣传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抗日战争的残酷。张振玉是翻译林语堂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译者之一,他的《京华烟云》不仅受到读者和出版社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