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意义与目的: 肝损伤是多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变化,其长期存在往往是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因此防治肝损伤是临床肝病治疗的主要环节之一。肝损伤机制复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肝损伤的认识已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对中医防治肝损伤作用机制的认识也由保护肝细胞膜、降低转氨酶等浅层面逐渐深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相比其他机制来讲,细胞凋亡在肝细胞损伤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Caspase(半胱天冬酶)介导的细胞凋亡调控通路分成细胞外和细胞内通路,细胞外通路通过细胞膜途径,细胞内通路通过线粒体途径,这个为当前肝损伤凋亡机理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而中医药在此方向的研究较为分散,尚未形成体系。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广泛用于肝胆、消化、免疫等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医学认为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脾虚、阴虚及瘀血是其常见的病理改变,但小柴胡汤中健脾、养阴及活血的药力却显不足。 依据导师的临床经验,本课题在原方基础上加入茯苓、白术、白芍、当归、丹参等健脾、养阴及活血中药构成加味小柴胡汤。根据中医防治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趋势,以刀豆蛋白、醋氨酚、D-氨基半乳糖、酒精所致肝损伤模型,评价与比较加味小柴胡汤的抗肝损伤作用,并通过对信号通路调节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检测,探索加味小柴胡汤对小鼠肝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的作用机制。 2.方法: 2.1 两种小柴胡汤急性毒性实验(改进寇氏法):实验前把小白鼠随机分为小柴胡汤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加味小柴胡汤80g/kg/d组、40g/kg/d组、20g/kg/d组、10g/kg/d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加味小柴胡汤及小柴胡汤均按80、40、20、10g/kg/d的剂量配制给药,正常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后观察5天,逐日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情况,死亡动物应及时尸解,记录病变情况,若肉眼可见病变组织时,进行该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给药后同时观察动物死亡数、耸毛、蜷卧、耳廓苍白或充血、突眼、步履蹒跚。大小便情况、瘫痪、昏迷、抽搐、惊厥、步态、呼吸困难等情况。通过上述实验的观察,以测定不同浓度的加味小柴胡汤及小柴胡汤对小鼠的毒副作用,从而确定试验的剂量范围。 2.2 两种小柴胡汤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NIH雄性小鼠分为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