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的异常膨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疾病病因中位居第3位,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约占脑血管病死亡患者的22%-25%,并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约为15%-20%,未及时治疗2年内的死亡率达75%-85%,50%以上的破裂动脉瘤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常无明显不适,部分患者由于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可以出现颅脑神经麻痹等局灶性症状。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和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治疗已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其微创的优点,也迅速被广大临床医师及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接受。随着影像设备、微导管、微导丝和弹簧圈的性能改进以及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普遍提高,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也获得显著提高。然而,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其手术风险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8%-10%,部分病人甚至出现永久性致残,甚至导致死亡。据文献报道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仍有较高的再通率,研究结果也显示动脉瘤的再通与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密切相关,栓塞程度越高复发的机会越少。因此要提高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就必须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尽可能做到致密栓塞。目前对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后栓塞结果较多采用的方法,即在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结束后进行造影,根据动脉瘤是否显影及显影的程度来判断。通常采用:①文字描述:完全栓塞、“狗耳”样残留、颈残留、体部残留。②栓塞百分率表达:100%、99%~90%、<90%或100%、99%~95%、<95%;③将①和②两种方式结合。采用这些半定量方法评价栓塞效果时,不同的评判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作为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客观的评价指标。填塞率为血管内治疗置入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比值,其作为一种作为动脉瘤栓塞效果评价的定量指标,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对动脉瘤栓塞术后即刻栓塞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目的: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与动脉瘤术后再通有密切关系,致密栓塞可显著减少术后复发,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双容积成像对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效果的评价价值,并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6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囊性动脉瘤43例患者资料,每个动脉瘤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研究,共43枚动脉瘤。采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大小、动脉瘤体积、治疗方法、弹簧圈的体积、动脉瘤的栓塞程度(致密栓塞和非致密栓塞)等。对术后即刻的二维DSA造影(2D-DSA)和双容积成像进行分析,比较2种成像技术显示动脉瘤残留的能力。根据Raymond分级分为三类:①完全栓塞:动脉瘤瘤体及瘤颈均无造影剂充盈显影;②瘤颈残留:动脉瘤瘤颈有造影剂充盈显影而瘤体无造影剂充盈显影;③动脉瘤体残留:动脉瘤瘤体有造影剂充盈显影,被认为是动脉瘤栓塞失败。对以上数据采用多因素Spearman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的相关因素。所有统计资料用SPS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43例患者,其中女性25例,男性18例。患者平均年龄在56岁。36例为破裂动脉瘤,7例为未破裂动脉瘤。25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18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其中9例行双微导管栓塞。后交通动脉瘤19例,前交通动脉瘤10例,大脑中动脉瘤7例,眼动脉动脉瘤3例,床突上段动脉瘤3例,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1例。动脉瘤小于5mm:20例,5mm至10mm:19例,大于10mm:4例。动脉瘤的体积从7.3mm3到2498mm3,平均190.15mm3,动脉瘤的体积小于50mm3:13例,50mm3到100mm3:10例,大于100mm320例。瘤颈大小从1.58mm到9.16mm,平均4.29mm,颈体比从1.01至2.56,平均1.39。根据颈体比分为三组:小于1.5mm:32例,1.5mm到2mm:8例,大于2mm:3例,动脉瘤的填塞率从4%-38%,平均为18.25%,小于10%:4例,10%-15%:9例,15%-20%:16例,大于20%:14例。术后即刻2D-DSA完全栓塞26例(60.5%),瘤颈残留10例(23.3%),瘤体残留7例(16.3%),术后即刻双容积成像发现完全栓塞16例(37.2%),瘤颈残留16例(37.2%),瘤体残留11例(25.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9, P=0.045)。2D-DSA评价为完全栓塞组的填塞率为0.20±0.07,2D-DSA评价为非完全栓塞组填塞率为0.16±0.04,虽然完全栓塞组填塞率大于动脉瘤残留组的填塞率,但二者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8,P=0.062>0.05)。双容积成像评价为完全栓塞组的填塞率为0.22±0.06,双容积成像评价为非完全栓塞组的填塞率为0.16±0.05,双容积成像完全栓塞组的填塞率显著高于非完全栓塞组的填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7P<0.05)。多因素Spearman分析显示动脉瘤大小(r-0.353p=0.020)、动脉瘤体积(r-0.449p=0.003)是颅内动脉瘤致密栓塞的影响因素。结论:双容积成像能够提高动脉瘤即刻栓塞残留的检出率。双容积评价为致密栓塞的颅内动脉瘤其填塞率高。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及动脉瘤的体积大小是影响动脉瘤填塞率的影响因素,且均为负相关,即动脉瘤越大、容积越大,填塞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