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是当前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是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标志,职业化的运作,不仅承担着提升中国竞技篮球水平的重任,同时还承担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然而,随着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进程的不断推进,联赛“怪”现象的频繁发生、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政策的导向以及振兴三大球赋予的使命等等都需要高水平的职业化运作来解决。裁判员作为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然采用半职业化的管理模式,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职业化的进程速度,因此,如何规划和设计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职业化的管理模式是中国竞技篮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为探索适合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模式,改善和解决裁判员职业化的管理问题,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PEST和SWOT分析、对比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科学、全面、系统的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篮球职业化相对于业余篮球而言,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篮球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竞技篮球发展的高级阶段。篮球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目的是培养一支具有道德素质高、业务技能强、临场经验丰富、稳定的心理素质等的高水平裁判员队伍。目前,对我国篮球裁判员的管理仍然存在篮协权利过分集中、裁判员职业道德素质重视不够、裁判员选播制度不够透明、管理法规执力不够、司法介入困难等现象。因此,篮球裁判员的职业管理要做到具有严格的选拔制度,加强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改善现行的体育体制,加强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建立财产监察制度;加强俱乐部财务管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但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要依托相关的理论,而且还必须要有相关的法理基础做保障。第二,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职业化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为,CBA职业化发展经历了三个转折,根据CBA职业化发展历程的特征及经验表明CBA裁判员亟须进行职业化的管理;根据CBA裁判员的基本现状认为,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应注重对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对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制度的调查认为,CBA裁判员的选拔机制及来源、工作及薪酬制度、篮协—俱乐部—裁判员利益分配等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对CBA裁判员发展环境进行分析认为,CBA裁判员发展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为CBA裁判员职业化的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第三,对中国篮球职业联赛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是提高我国篮球竞技水平、联赛职业化的进程、解决组织管理难题的必要;对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其优势在于主管部门在裁判员职业化方面的探索;CBA联赛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加深;联赛资金实力增强,推行裁判职业化愿望强烈;裁判员队伍规模日益扩大,其劣势在于裁判员主管部门工作能力有限;现有裁判员的管理制度弊病凸显;裁判员选拨、晋升、培训、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cba规模及职业化水平有待提升;联赛赛制设计不合理;职业联赛竞技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裁判员收益有限,利益缺乏保障;裁判员退休后存在安置问题;裁判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需要提高;裁判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裁判员执法高水平赛事经验有限;裁判员自身有着内在的职业化倾向,机会在于宏观体育相关制度及政策的支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加快转型升级;体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大力合作;cba职业联赛的社会关注度日益提升;国外篮球联赛的裁判员职业化经验;相关理论研究和转播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威胁在于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机构和俱乐部之间的管理关系混乱;社会舆论环境的不利影响;大众传媒的趋利性;社会错误观念对裁判员的不利影响。第四,根据对美国体育的目的和目标、nba裁判员职业化发展的历程、nba裁判员的职业化现状、n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以及对比cba与nba裁判员管理制度的对比及分析认为: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应从裁判员的选拔与资源配置、培训与开发、考核与晋升、薪酬与福利以及劳动关系等进行,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度及体制对其进行本土化,而后进行构建。第五,为了能够使cba裁判员更快的进行职业化管理,对其职业化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28个影响因素指标,利用专家访谈、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8个指标进行分类,共分为7类,根据不同类别影响因素指标的属性及特征对7类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命名,综合管理因子结构由联赛裁判制度、裁判员招聘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裁判员职业道德组成;资源管理因子结构由裁判员培训管理制度、俱乐部对裁判员职业化的态度、裁判员业务水平、cba裁判员职业化发展水平;遴选管理因子结构由联赛的组织水平、联赛的执法环境、裁判员管理、监督机制、俱乐部等组织法规的健全程度;培训管理因子结构由裁判员管理体制、我国市场经济整体发展状况、俱乐部实体化、产业化程度、俱乐部的联盟化进程;绩效管理因子结构由联赛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裁判员选拔、晋升制度、企业财团参与联赛的深度与广度、媒体的宣传;薪酬管理因子结构由联赛固定和周转资金数量、联赛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裁判员绩效考评制度、裁判员英语执法能力;劳动管理因子结构包括: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联赛的发展规模状况、裁判员的薪金及保障体系、管理部门对裁判员职业化的态度。第六,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n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影响因素,构建了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的模式,分别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组织管理、管理的晋升、管理的调配;遴选与配置管理模式包括管理的聘用、遴选的成本、晋级的标准、考核办法进行;培训与开发管理模式包括培训与开发的观念、目标、内容、原则;薪酬与福利管理模式包括薪酬制定、职能定性、薪酬分布、结构设计、定性方案、福利分配;劳动关系管理模式包括劳动合同的制定、就业服务、内部劳动规则、工作与休假、安全与卫生、劳动工资、劳动关系调节、劳动保障。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遴选和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与评价、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这六个维度共同构建了cba裁判员职业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