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25例,按证型分为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和其他证型进行证型分布研究,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中医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192例患者,作为颈动脉超声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秽浊痰阻证78例,痰瘀互阻证40例,气虚血瘀证38例,气阴两虚证36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以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和阳性家族史等,同时检测颈动脉超声,记录颈动脉超声IMT、斑块的位置、斑块积分,检查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积分及冠脉病变支数。结果:1)选取625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为秽浊痰阻证占42.1%、痰瘀互阻证占25.2%,所占比例较大;2)通过比较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与颈部血管单双侧病变情况,秽浊痰阻证颈部血管单侧发生率为43.6%,双侧为56.4%;痰瘀互阻证单侧发生率为30.0%,双侧为70.0%;气阴两虚证单侧发生率为44.4%,双侧为55.6%;气虚血瘀证单侧发生率为50.0%,双侧为50.0%,中医证型与单双侧颈部位置的关联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颈动脉斑块观察组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分别与气阴两虚证比较,观察78例秽浊痰浊证中发现斑块64处,其中累及颈总、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分别为8,12,44处,观察痰瘀互阻证中发现斑块32处,其中累及颈总、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分别为6,2,24处,两组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分别占68.8%,75.0%,观察38例气虚血瘀证发现斑块29处,其中累及颈总、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分别为10,3,16处,观察36例气虚血瘀证发现斑块24处,其中累及颈总、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分别为7,7,10处.,中医证型斑块位置分布无统计学差异;4)通过比较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内中膜厚度(ima-media thickness, IMT),得出结果: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的IMT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中秽浊痰阻证与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比较,秽浊痰阻证、气虚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狭窄程度积分比较,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冠脉病变支数与发生颈动脉的硬化频数、颈动脉斑块频数关联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冠心病各中医证型血脂水平的比较: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甘油三酯水平与气阴两虚证比较:秽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中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总胆固醇水平的比较: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阻证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秽浊痰阻证、痰瘀互阻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关联性,颈动脉超声结果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指标,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