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政策扩散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y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扩散是一项创新政策在政府组织间流动传播的过程,同样也是政策理念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发展的过程。分析政策扩散的影响机制不仅仅能够全面梳理政策的发展路径,还可以深度挖掘政策输出的有效经验。政策扩散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内容和地方内部经济要素,对政策外部的制度环境缺乏深入和清晰的讨论,因此,本文将选取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为案例样本,通过政策梳理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制度环境对政策扩散的影响。本文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展开对政策的时空维度分析和实证分析。通过政策的时空维度分析能够全面地把握政策的发展脉络,在时间维度上,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由上海市2004年首次完成省级政府间的政策采纳,直至2014年形成全国范围的政策扩散,其发展路径基本符合政策创新采纳“S”形曲线(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在空间维度上,政策扩散的特点主要呈现为邻近水平扩散以及自上而下的垂直扩散,其中,地方政府间的影响和中央政府的作用在其中表现明显。新制度主义理论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概括制度环境,并根据主体作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强迫性机制(coercive)、模仿机制(mimetic)、以及社会规范机制(normative)等三个机制的作用,在实证研究阶段,本文基于以上三种机制展开研究假设的选择,采取事件史分析方法进行政策扩散的相关性分析,并结合政策时空维度的发展,由表及里展开结论分析和政策讨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所包含的三个机制均对政策扩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中央政府作用表现最为显著,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行为也会产生相关性影响,社会成员中网民以及专家的力量对政策扩散同样具有推动效应。因此,政策扩散现象的产生来源于制度环境中多元主体的共同作用,既是中央政府行政价值取向的表达,同样也是政府构筑合法性的结果,也是公民权利实施的产物。而促进有效政策的生产和扩散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提高政策实施效果;推动“试点”建设,提升地区自治能力;加强网络舆情,促进社会广泛参与。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介绍双孢蘑菇的栽培新技术和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以达到双孢蘑菇的高产稳产,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通信运营商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呼叫中心行业整体业务萎缩,通信运营商呼叫中心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针对员工建立科学有效
土壤改良是指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工作一般根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