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已搬迁或废弃工业企业污染场地数量剧增,这些遗留场地多数都要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如建设居民小区等,存在严重的污染隐患,亟待有效地管理与修复。进行初步的场地污染状况调查与诊断是场地管理决策的第一步与主要依据。场地污染调查诊断通常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污染物的定性定量,但难以直观与全面地反映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或生物的综合影响,生物毒性试验可以给出直观切实的综合毒性效应,反映污染介质的综合污染状况。因此,有必要对污染场地污染介质进行生物毒性试验,配合化学分析初步诊断污染场地的生物毒性以确定污染场地整体的污染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污染场地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与科学支撑。本研究以较具代表性的有机污染场地与重金属污染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选用大型溞、斜生栅藻、费舍尔弧菌三种水生生物作为受试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得到大型溞的24h-EC50、斜生栅藻生长量的96h-EC50和费舍尔弧菌反应5min、10min后的发光抑制率,作为生态毒性指标,初步诊断其对水生生态系统不同等级生物的危害程度,为进一步开展场地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试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苏南某农药厂搬迁废弃后遗留场地,属于较为典型的有机污染场地,对采自废水池、生活办公区、生产车间等四个不同区域的土壤剖面浅层地下水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生物毒性诊断结果比较直观综合地反映了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除了生活办公区的水样毒性较低外,其他水样均表现出较高毒性水平此场地区域位于太湖流域,场地周围水网发达,受到污染的浅层地下水很容易直接渗入周围的河道当中,在今后的场地修复和处置阶段,由于处置不当,也可能会直接流入周边河道,将严重危害该区域的水生生态系统、危及人体健康,应立即采取一定的修复处理措施。该场地由于长期的生产作业活动,通过此次场地调查诊断表明局部区域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物诊断及化学分析结果与场地原来的生产布局利用资料基本吻合,为场地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等级分级提供了重要信息和试验依据。而且该场地未来将作为居民区,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地下水以及土壤均受到严重污染,且污染物多为氯化烃类与苯系物,这些物质均有较强的挥发性,其中苯是公认的致癌物,另外多种苯系物对人体与生物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三致”作用,如若不经过一定的场地管理修复措施,居民长期在此生活会因这些污染物质的暴露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在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之前,该场地必须进行必要的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作。另外作为非水相液体(NAPL),这些污染物质很容易随着地下水迁移到场地以外,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苏南某电镀厂废弃遗留场地,属于较为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场地,本研究通过对场地采集的原状土进行适当处理得到土壤浸提液,对浸提液进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浸提液的毒性水平,场地南侧不远即为河道,周边多为居民区,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很高,在二次利用此场地之前须进行一定的修复处理措施。生物诊断及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场地局部区域存在严重的铬污染和铜污染,部分地下水中的铬、铜元素超标严重,场地已经部分开始挖掘,准备建设居民区,在动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场地污染外泄防范措施,挖出土壤要进行修复处理。研究表明,应用到场地污染水生生物毒性诊断方法快速实用、可行、可靠,可用于场地初步调查的危害识别与生态风险筛选研究阶段,将其与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能够对场地地下水及土壤的基本污染状况进行较为快速、直观、综合地评价,更好的为场地进一步风险评估的开展工作以及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