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话语标记“这样啊”的出现频率较高,且在口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话语标记“这样啊”为研究对象,依据其语用特征,将“这样啊”细分为接收标记“这样啊1”和表达标记“这样啊2”。语料的分析结果显示,“这样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话语应答、语境顺应和语篇组织等方面。本文还从历时角度对话语标记“这样啊”的形成进行构拟,认为高频率的共现促使“这样”与“啊”固化为一体。在使用过程中,“这样啊”逐渐获得话语标记的功能。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继而就“这样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其次,通过明确全文的研究对象,即话语标记“这样啊”,我们在章末交代了此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对话语标记“这样啊”进行了分类,依次分为接收标记“这样啊1”和表达标记“这样啊2”。受“这样,”回指功能的影响,接收标记“这样啊,”属于承上型标记,表示对前述内容的接收。表达标记“这样啊2”则与进行预指的“这样”相关,对后续话语内容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第三章对“这样啊”构成语篇的特征进行重点考察。首先,我们对“这样啊”的语篇位置分布进行描写。“这样啊1”和“这样啊2”均可出现在话轮首位和中间,二者的区别性特征在于能否独立成句。“这样啊1”可自成话轮表示应答,“这样啊2”则必须与后续句共现。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这样啊1”的引发语和“这样啊2”的后续句所具备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并重点分析了“这样啊”组建的篇章的语义关系类型。在第四章中,我们对话语标记“这样啊”的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描写。我们将“这样啊1”的功能分为话语应答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语篇功能三类。“这样啊2”可触发主观情态的表达,因而主要在人际和语篇方面发挥作用。第五章首先对话语标记“这样啊”的产生进行历时考察,认为其来源于“这样”和“啊”的固化。指代结构“这样啊”以“这样”单独成句为前提,以语气词“啊”的广泛应用为契机,在高频的使用中逐渐成为凝固的单位。在厘清“这样啊”的来源之后,我们又分别对“这样啊1”和“这样啊2”话语标记功能产生的过程和动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第六章采取了分组的形式,将“这样啊”与相关格式进行对比。我们把“这样啊1”分别与“这样嘛”和“是啊”进行对比,认为“这样啊1”和“这样嘛”在承前性和启后性两方面各有侧重,但从参与逻辑建构及对权势关系的选择等方面来看,后者的特征更明显。“这样啊1”和“是啊”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引发语、后续句以及表态功能方面。“这样啊2”与“这样”“这样吧”是本文的第二组比较对象。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这样啊2”可对后续句进行修饰,为其增添协商情态义,“这样”则不具备这一特征。此外,“这样啊2”的后续句一般排除负面性的言论,或严苛的命令、决策,而“这样”对后续句的限制相对宽松。“这样啊2”与“这样吧”的不同体现在情态义的表达、能否直接衔接疑问句和充当话题结束信号三方面。我们在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肯定了文章的创见,并客观地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